•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人物

申新军:从三轮车夫到“鸭鸭王子”

时间:2025-8-30 13:31:28   作者:许安苒     
内容摘要:如今的申新军,身上贴着无数标签:高级经济师、南京市人大代表、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理事、南京盐水鸭非遗文化体验馆馆长……但他最看重的,始终是“创业者”和“奉献者”的身份。

申新军:从三轮车夫到“鸭鸭王子”


  在南京的街头巷尾,“鸭鸭王子”的名号早已从市井传闻沉淀为行业传奇。这个带着童话色彩的称号里,既藏着一个农村少年从三轮车夫到食品王国掌舵人的奋斗密码,更见证着一位企业家以“鸭”为媒、用“心”筑梦的产业传奇。


  17岁那年,申新军蹬着三轮车穿行在南京的大街小巷给顾客送鸭子时,或许未曾想到,“鸭子”会成为他人生的关键词。从学习切鸭技术的学徒,到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南京新润食品集团掌舵人——二十余年的光阴里,他以“拼”为桨,以“质”为帆,打造出了自己的“鸭子王国”。

  从三轮车夫到“鸭王”
  17岁的人生底色是“拼”

  20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南京街头,17岁的申新军蹬着三轮车串街走巷的身影是这座城市最寻常的市井注脚。

  因母亲患病,这个超计划生育的农村少年早早扛起了家庭重担,带着借来的钱陪母亲到省城治病。医院的长条凳成了他的“床铺”,口袋里的钱只剩最后几张,但这个少年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在盐水鸭店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月收入不足150元的三轮车夫。

  “干活能长力气,锻炼身体。不吃苦中苦,哪有甜中甜?”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那时,吃苦是常态:送鸭途中,三轮车链条断裂,他推着车走回住处已是深夜;为节省开支,他在寒冬里用冷水洗脸,却把热饭端给住院的母亲。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毛头小伙”从不安于只出蛮力——他主动帮老板切鸭、卖鸭,凌晨起得比店里的师傅还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给师傅打下手,通过看、听、学,逐渐对盐水鸭的制作流程了然于胸,配方怎么弄,老卤怎么煮,放多少盐、多少酱油、多少糖、多少调料,他都记在心里。师傅返乡过年时,他竟能独自煮出味道更鲜美的盐水鸭,他也因此得到一箱芦柑作为奖励——这是他人生中第一堂关于“天道酬勤”的实践课。

  1999年8月,20岁出头的申新军在南京领到食品卫生许可证,新润卤菜食品厂的招牌挂起来时,没人想到,这个曾在街头蹬三轮车的少年会在二十余年后打造出拥有450多种产品、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食品王国。

  从“鸭鸭王子”到行业标杆

  把“质量”二字铭刻于心


  新润的成长史,是一部用质量说话的传奇。当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商超品牌登陆中国时,申新军敏锐地抓住机遇,让“新润鸭”走上高端货架;当行业陷入“淀粉香肠”风波,8家供应商中有7家产品下架时,唯有新润凭借“三无一可溯”(无淀粉、无色素、无添加,全流程可追溯)在央视曝光中逆势热销;当不法商贩送来低价冻鸭、死鸭时,他拍桌拒绝:“食品是关乎生命的事,不能拿人命换财富。”


  这份较真,渗透到每个生产环节。为研发“稻田音乐鸭”,他跑遍南京江宁区,要求农户每亩稻田只养20只鸭,给鸭子喂食螺蛳、鱼、虾,在田间安装音乐播放器,让鸭子“快乐生长”;为建立全流程追溯体系,他给每只鸭子建档案,从饲料配方到疫苗注射都全程记录;为确保风味稳定,他带着团队改良老卤配方,在低温炖煮环节反复调试,最终让新润鸭成为南京盐水鸭的“活招牌”。

  “人在做,天在看。”申新军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如今的新润集团,不仅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的供应商,更与麦德龙等3800家企事业单位长期合作,斩获“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数十项荣誉。《人民日报》曾以“扎根江宁·绿色发展”为题报道新润集团,《中国食品安全报》盛赞其“吃出舌头上的健康”,这些赞誉背后,是申新军“用良心做食品”的初心。

  从企业家到“爱心大使”

  拼搏的成果要共享


  在新润大厦8楼的办公室,最醒目的不是各类奖杯,而是一张泛黄的照片——17岁的申新军跪在病榻前,将芦柑汁喂给病危的母亲。“我也是个受过资助的人,没有舍,怎有得?”母亲的离世让他更懂人间疾苦,创业成功后的他,将“奉献”二字刻进了企业的DNA. 20多年前,看到家乡黄桥老区的泥泞小路,他慷慨捐赠10万元修水泥路;看到贫困学子因交不起学费辍学,他联合乡贤设立救助奖励金,每年资助20名学子(10名贫困生+10名优秀生);南京禄口机场暴发疫情,他第一时间捐出价值60万元的物资;员工的孩子患心脏病需要做手术,他号召大家捐款并从企业救助基金中拨款资助;大雪封路时,他带着员工上街扫雪;酷暑天里,他给户外工作者送清凉包……


  申新军还以企业家精神推动社会发展。他牵头成立江宁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将2000平方米的办公楼打造成“同心圆广场”,供联合会无偿使用;作为南京市人大代表、江宁区政协常委,他提交的提案被列为区政协1号提案;担任姜堰—南京商会会长期间,他组织医疗专家回乡义诊,协调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最让人动容的是那个“以德报怨”的故事:当歹徒在他家门口抢劫时,他奋勇搏斗,后来却在法庭上为罪犯求情:“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罪犯母子当场下跪致谢,法官感叹:“从未见过如此宽宏的受害人。”


申新军:从三轮车夫到“鸭鸭王子”


  从创业者到“大家长”

  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之道


  在妻子眼中,申新军是“爱老婆、爱孩子、爱上人(长辈)”的好丈夫。40岁生日时,妻子送给他一块刻着这句话的奖牌。这句话背后是无数温暖的细节:冬季为妻子准备泡脚水,儿子考试失利时替他解围,岳父母生病时他比亲生儿子更贴心。他常说“忠孝能两全”,只要在家就包揽所有家务,从洗衣做饭到辅导孩子作业,样样在行。


  在员工心中,他是“大家长”。企业专门设立救助基金,员工有困难时可直接申请;每年春节,他带着家人给留守员工拜年;企业文化墙上,“你们都是我的家人”的标语格外醒目。有员工曾说:“申总办公室的门永远为我们敞开,他的手机号比客服热线还管用。”

  面对外部诱惑,他始终守住底线:不沾灯红酒绿,不碰歪门邪道,“花心指数”自测为零;坚持不抽烟、不喝酒,把时间花在学习上——清华课堂有他的笔记,行业论坛有他的身影,非遗文化体验馆里,他亲自担任馆长讲解盐水鸭的历史。

  知天命之年,他仍在奋进路上。如今的申新军,身上贴着无数标签:高级经济师、南京市人大代表、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理事、南京盐水鸭非遗文化体验馆馆长……但他最看重的,始终是“创业者”和“奉献者”的身份。

  站在新润淳化产业园的生产车间,看着自动化流水线将一只只“稻田音乐鸭”封装入盒,申新军的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我要让更多人吃到健康食品,让公益成为企业基因;我要讲好南京盐水鸭的故事,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这就是申新军的“ 拼” 与“光”——用拼搏改写命运,用光明温暖人间。从三轮车夫到“鸭鸭王子”,从企业家到“爱心大使”,他用二十余年光阴证明:真正的精彩人生,从来都是“拼”出来的;而一个人能抵达的高度,最终取决于他心中装着多少人。



标签:2025年第8期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张德奇:勇攀高峰

本类推荐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