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故事

孔雀银楼:关于一头大象的技术创新

作者:石海娥     
内容摘要:技术创新为孔雀银楼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也赋予企业更鲜明的产品风格和企业特色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匠心和技术始终是老字号企业的“看家本领”。始创于清朝咸丰年间(1851)的孔雀银楼是云南通海民族银饰制品有限公司(下称“孔雀银楼”)旗下品牌,距今已有百余年制作金银首饰工艺的历史,现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云南品牌,云南省经国家文化部,商务部认可的“中华老字号”珠宝首饰企业。

  在位于昆明市五华区昆明老街的孔雀银楼门店,云南通海民族银饰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瑞升为我们讲述了这家老字号企业技术创新的故事。

  1981年,我国银饰迎来发展机遇,国内外对中国银饰品种和产量的需求大大增加,与之相对的是,国内银饰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年,孔雀银楼注册了孔雀商标,为了迎合国内外市场不同的需求,企业决定以孔雀为中心,创新动物系列饰品,实现个性化定制,并逐渐延伸到其他动物形象,比如主要满足东南亚市场的大象银饰。

  “ 做动物银饰的难点在于让‘死物’变得活灵活现。”为了做好一头大象,马瑞升的父亲不断观察和琢磨大象的形态、动作,然后根据脑海中形成的印象绘成样板。但是,每次做出来的大象都显得很呆板,失败的原因在于制作技艺,“我们采用传统浇模技术,这样做出来的大象没有神态,就是一个‘银坨坨’。”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公司安排技术工人到世界各地去学习,包括泰国的寺庙。

  “泰国寺庙里摆放的大象都是方丈自己制作的,很生动。通过在泰国的云南人,我们到寺庙跟他们的方丈学习大象的制作技术。”1985年,马瑞升的父亲前往泰国,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习,为孔雀银楼引入了动物雕刻技术。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雕刻时稍不注意,成品的神态就不一样。”

  经过五年的摸索,在无数次自我怀疑后,马瑞升的父亲终于掌握了大象的雕刻技能,孔雀银饰的“动物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神态和表情,孔雀银楼终于迈出了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个性化定制的第一步。

  但新的难题随即出现,因为是手工雕琢,这些产品无法批量生产,客户需要提前一个月下单并支付定金,“当时团单居多,一批几十个到几百个都有,客户下单后,我们根据数量测算交货时间。”当时,在同行中,能用一头大象拿下大量团单的,孔雀银楼尚属首例。

  上世纪80年代,宫廷掐丝和景泰蓝开始流行,通过技术创新打开发展新路径的孔雀银楼想尝试这两者和银饰品的结合,“孔雀银楼饰品有百年传承的工艺,尤其是制作胚底的技术相当纯熟,但宫廷掐丝和景泰蓝如何应用到银饰上还是个难题。” 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孔雀银楼还是没能攻克这个技术难题。最终,公司经过多方寻访,找到了当时在北京的几位技艺大师,派人员前往学习。

  “景泰蓝最大的难题在于调色和掐丝。高温烧制的颜色极易出现偏差。而掐丝的难度在于,要让每一片叶子、每一个花瓣都能以最自然和谐的形态呈现。”前前后后学习两年多,马瑞升的父亲终于攻克了难题,弥补了当时的市场空白。

  “技术创新为我们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也赋予我们更鲜明的产品风格和企业特色。” 马瑞升说。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