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故事

数字“黑科技” 走进茶园

时间:2021-6-14 16:12:33   作者:臧梦璐     
内容摘要: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覆盖全产业链的溯源平台是保证产品安全、可控的有效手段

  在浙江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宋茗白茶”)的茶叶展销区,消费者拿起手机扫一下外包装上的智农二维码,便可以看见手中的茶叶从种植、采摘到加工、质量检测再到运输全流程的信息。“这样的产品我们买得放心。”消费者纷纷夸赞道。


数字“黑科技”_走进茶园

宋茗白茶中央智能数字化加工生产线


  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在大众追求绿色、安全产品的新消费需求下,宋茗白茶致力于通过数字化管理云平台,将数字技术应用到茶叶种植、加工、品牌营销、区块链追溯等领域,通过大数据可视化分析,逐步构建生产经营主体的信用管理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传递给消费者。

  大数据推动种植精细化、标准化


  走进宋茗白茶的茶园,自动喷滴灌设备洒出的水雾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态茶园里一排排太阳能杀虫灯格外醒目。水肥一体化泵站、出土配方传感器等现代化设施应有尽有。


  “传统的种茶,靠人工,靠经验。现在包括喷灌、施肥、病虫害防治在内,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董事长许万富介绍,在茶叶培育过程中,智能设备可随时监测气候、土壤情况,并将监测数据传送到后台。“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等数据,现在,技术人员只需要分析这些数据参数,便可以在下一年度制定出更精准的种植方案。”

  目前,宋茗白茶拥有3000多亩茶园,加上订单农户的7000多亩茶园,公司管理的茶园面积已超过1万亩。如何有效管理万亩茶园成为许万富首要思考的问题。此前,茶园采取以分散经营为主的生产方式,对劳动力需求较大,而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给茶叶种植、生产带来了不少困难。同时,分散经营的模式阻碍了茶叶生产加工的规模化、集约化进程,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也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为农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国家提倡智慧农业的当下,许万富意识到,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帮助茶园实现标准化生产。

  3年前,许万富将数字化技术引进茶园,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茶叶从生产到市场流通的标准化。“我们与茶农建立了合作关系,他们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行种植和采摘。”而生产的标准化也给订单农户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加入我们的农户净利润比一般的农户要高出10%- 15%.”许万富介绍说,为了释放劳动力压力,在部分基地,已经逐渐实现机械代替人工。

  茶叶溯源平台成为“打假”利器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人们对食品供应链的极大担忧,如何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可追溯系统成为当前行业及各级政府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在茶叶市场,自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随着“假”茶新闻的曝光,众多茶企的信誉度受到了影响。当“中国七万茶企不敌一个立顿”被无数人重复时,茶企的确应该思考这其中的原因。


  中国的茶差在哪?不少业内人士通过分析立顿的成功经验找到了答案。原来,除了口味有统一的标准,立顿还做到了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的全球统一化。更为重要的是,立顿的茶园建立了茶叶的可追溯系统。品质管控,要从源头抓起。在茶叶频繁造假的当下,茶叶的可追溯系统无疑可以还好茶一个“清白”。

  产品溯源,需要更多的企业、农户参与进来。在茶叶市场,福鼎作为中国茶叶百强县,走在了可追溯系统建设的前列。福鼎茶叶全程信息化可追溯试点村——翁江村已于2020年3月率先试行凭卡交易。截至今年1月份,全村共有3084亩茶园录入大数据库,茶农有茶园信息卡,茶青经纪人有经纪人信息卡,茶叶企业有茶企信息卡,这些是茶叶交易的通行证。

  交易时,经纪人、茶企通过扫码茶农的茶园信息卡,实现了对茶青信息的甄别和收集,极大保障了白茶质量的安全。茶园信息卡不仅有监管作用,茶农也可以通过这张卡享受到支农政策。目前,福建省已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全面实施茶叶产品产地编码制度、投入品监管制度、生产档案制度。同时,有关部门还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技术,对白茶实施二维码数字化跟踪与追溯管理,从而建立起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追溯体系。

  而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喝得健康,也是许万富带领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初衷。为此,许万富积极与第三方公司展开合作,从软件到硬件,进行数字化改造,并成为浙江省第一批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茶企。公司还与中茶所、安徽农业大学茶叶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茶学系龚淑英团队合作,打造远程控制与部分智能的高标准数字化安吉白茶生产车间。

  “我们希望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云平台,建立包括种植、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在内的产供销一体化数字管理系统,实现全产业链可闭环的溯源管理,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将产品信息传递给市场消费者。”

  数字化之路任重道远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与发展,有助于重构产业链、升级价值链,深化农业产业融合,探索创新农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农业向网络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对我国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转型也可以帮助企业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及管理效率,提升品牌信誉度,实现多渠道精准营销。

  但是,在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初期,不可避免的会遇见一些阻碍与困难。“从事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短缺延缓了数字化进度。”许万富说。

  此外,数字化转型前期投入的成本对中小微企业来说是不小的负担,这部分成本投入有可能将通过提价转移给消费者,但是消费者是否会为此埋单,成为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长期来看,数字化转型的确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但是管理方式等的转变是逐渐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工作效率也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也导致部分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时犹豫不前。

  整体来看,农业数字化转型尚处在初始阶段,企业应看到,数字化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数字化赛道上站稳脚步,需要企业做好长远规划。

标签:2021年第6期 中小微企业突围之路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