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观察 > 专栏

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

作者:易宪容     
内容摘要:金融市场的过度发展不仅导致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越来越远,也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揭开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序幕。这次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市场、投资者行为、企业经营模式及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冲击。在美国金融海啸爆发10周年之际,人们应该认真反思,这场金融危机为何爆发?当时的应对政策是否合适?现有的金融体系能否防止危机的再一次爆发?

  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遍布现代金融体系的“道德风险”,现代金融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品,其机制会激励行为当事人过度使用现代金融体系,从而让其行为收益归自己而其行为成本让社会承担。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住房按揭证券化,原本是通过让更多人分担潜在风险来避免信贷风险过度集中,但在信用过度扩张的激励下,成了金融业获取暴利的工具。

  10年过去了,这种理念改变了吗?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救经济,主要发达国家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向市场注入海量流动性,美国、欧盟、日本、英国等四大央行的资产规模从金融危机之前的低位扩大到2017年的11余万亿美元。国际金融协会8月发表报告指出,2018年首季度全球债务已攀升至247万亿美元新高,占全球GDP的318%,远超150%警戒线,其中非金融机构债务升至186万亿美元。新兴市场国家同期总债务占GDP的比重由120.7%攀升至193.6%,主要由家庭和企业债务带动,其中企业负债由GDP的56.3%升至104.6%.也就是说,10年的全球金融去杠杆让发达国家的高杠杆转移到政府及新兴市场国家。

  中国的情况可能更严重。过去10年,由于政府过度强调金融创新、导致金融市场过度繁荣,国内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整个金融业都出现膨胀式发展,如互联网金融爆炸式增长、理财产品泛滥、混合经营过度扩张、衍生工具没有成熟就发行等。2007年底,中国M2和社会融资总规模分别为40.3万亿元和32.1万亿元,2017年分别上升到167.6万亿元和174.6万亿元;2012年到2017年,股市总市值、保险资产规模分别由23.0万亿元和7.4万亿元上升到56.7万亿元和16.7万亿元,资产管理业务2016年底达到102万亿。

  金融市场的过度发展不仅导致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越来越远,也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大量流动性从银行体系流出,分别流向股市、楼市等投资市场,全面推高资产价格。美国出现了持续10年的大牛市,中国出现了持续10年的房价上涨,新兴市场出现了国家经济大繁荣。在这10年,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谁能过度使用现代金融体系,谁能加杠杆,谁就能一夜暴富。这不但使全球资源严重错配,也为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埋下定时炸弹。更重要的是,这场金融危机及其衍生的“反全球化”和“全球化”

  博弈,将引发贸易战冲突、异端政治势力兴起、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危机爆发、地缘政治冲突恶化等问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冲击。


标签:2018年第10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