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故事

“无人便利店”:便利店的未来?

作者:冯晓霞     
内容摘要:“无人便利店”去掉收银员、导购员的人工成本并大大降低了房租成本,然而,受产品种类的限制加上缺乏导购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店面的整洁度也相对较差,导致顾客的体验感严重下降
  去年年底,亚马逊宣布推出自己的便利店——Amazon Go概念店,用户扫描进店,自动结款,免去排队、支付的操作,这为“无人便利店”概念做足了铺垫,也让“无人便利店”被视为便利店未来的发展趋势。
 
  今年6月底,阿里巴巴的无人超市“淘咖啡”落户杭州,“无人便利店”这种零售新业态在国内也引起了一阵风潮。这种“消灭收银员、导购员、服务员”的新零售模式,被称为零售业的一次巨大革命。随后,盒马鲜生、便利蜂、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24爱购、TakeGo、神奇屋等“无人便利店”纷纷亮相,24小时“无人便利店”开始在我国掀起了规模化、低成本的复制浪潮。
 
  目前,“无人便利店”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一种是以Amazon GO、take go为代表的全智能型便利店,另一种是用消费者自助取代收银员的半智能型。亚马逊的Amazon GO 打出了“拿了就走”的标语,其理想状态是,顾客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门,挑选好商品便可直接出门,费用自动从其亚马逊账户上划走,离开商店后,顾客会收到账单。目前,国内“无人便利店”主流的运营方式还是半智能型——消费者扫码进门,选好心仪的商品后,将商品集中放置到收银台检测区扫码支付。
 
  “无人便利店”除了没有服务人员,在仓储、商品品类等方面也与传统便利店存在巨大差异。传统便利店的面积通常在100至300平方米,需要一定的仓储空间:“无人便利店”面积通常在20平方米以下,不需要后台仓储。
 
  传统便利店的SKU(库存量单位)在3000至5000,主要覆盖食品、盒饭、熟食、饮料、日用品、办公文具、居家用品、化妆品甚至鲜食等,值得注意的是,便利店的鲜食部分占据了30%至40%的销售额,而出售关东煮、包子、油炸食品、现煮咖啡等毛利润较高的产品都需要借助人工。
 
  而“无人便利店”SKU仅500左右,只覆盖非熟食类食品、饮料和品类极少的日用品。
 
  与传统便利店相比,无人便利店更像是一个搭建起来的无地基玻璃盒子设备。所以,一些无人便利店并非像传统便利店那样是一个物业,其在具体办理开业证件和手续方面也不像传统便利店有明确要求的严苛规定,这些在未来都有可能产生隐患。
 
  传统便利店的缺点在于人工、店租等成本较高,“无人便利店”去掉收银员、导购员的人工成本并大大降低了房租成本。然而,无人便利店缺乏人工管理,所以整理货物、补货等也是问题。且店内的温控、货物保鲜也只能依靠系统,万一系统发生问题,则会引起食品变质等,货损率也会很高。另外缺乏导购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也会导致无人便利店顾客的体验感严重下降。
 
  虽然“无人便利店”站在了新零售的风口,受到资本和众多企业的热捧,但传统便利店的业内人士并不看好“无人便利店”的模式。
 
  “任何业态的成功都离不开消费者的需求,‘无人便利店’的诉求是解决经营者的痛点,而不是解决消费者的痛点,且店小、货物品种不多,消费者体验不好的问题很难解决。”
 
  罗森中国董事、副总裁张晟说。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陈科也指出,“无人便利店”不但考验商家的经营和技术能力,还考验消费者的素质,低素质的消费者可能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无人便利店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型零售业态,丰富市场形态,但是远远谈不上是一种商业模式的颠覆。
 

标签:2017年第11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