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故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谋篇布局

作者:王芳宜     
内容摘要:改革将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开市场,非公企业有望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为在总书记讲话、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中频繁出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有学者称其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早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已有“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表述。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时指出: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表述得以明确。至“十三五”规划纲要出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主线。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进行供给侧改革,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优化信贷结构,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如何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副司长孙国君指出,“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关键词应该在‘结构性’三个字,只是现在结构性问题更多体现在供给侧上,所以以此为切入点推进改革。”

  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通俗地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改革内容均涉及减税、减少政府干预和防止货币发放无序增长等方面,但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等同于西方供给学派的理论。供给学派认为,政府减税并实施各种解除管制政策后,企业会增大投资,人的劳动积极性会大增,进而使产品供给增加,产品价格下降。供给学派的理论主要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起于中国处于通缩边缘之际。

  改革意味着格局的调整、思路的转变,因此,作为中国经济的参与者,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方能顺势而为,在改革大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改革势在必行

  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年下滑,供给侧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开始凸显。从行业看,到2015年年底,钢铁、煤炭、水泥等几大传统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产业利润大幅下降,产能过剩,三四线城市建筑、房地产行业库存居高不下;从区域看,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和矿业发达的西北地区出现经济增长乏力,人口流失严重的现象,以往对外贸易活跃的东南沿海地区也出现出口订单萎缩的现象。

  此外,企业杠杆高企。第一财经研究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东航金融联合发布的《中国金融风险与稳定报告2016》指出,在2014年已有较高债务的基础上,2015年的中国经济继续加杠杆。银行贷款、影子银行、非金融企业股权等社会融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从2014年的不到200%上升到2015年的204%.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需求侧的表现却十分活跃。钢材进口需求依旧强烈。中国海关统计数字显示,2015年1-10月,我国进口钢材1068万吨;居民海外购物增长迅猛。2015年,居民境外消费约为1.2万亿元人民币,不仅是奢侈品,消费者连奶粉、大米、菜刀、电饭煲、马桶盖等一般日常食品用品也热衷从境外购买;海外置业队伍异军突起,世界知名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发布报告称,2015年,中国对外置业投资总额高达300亿美元,接近2014年投资额的两倍。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发生了严重错配,市场上出现大量无效供给,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失衡的局面让改革措施的出台成为当务之急。

  供需双向发力

  改革发端于供给侧,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表述表明,在改革过程中,扩大需求与调整供给结构要同步进行。

  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在当前形势下,投资和出口动力不足,但消费端空间广阔,目前,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50%,但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消费成为需求侧发力的突破口。2015年11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提出前,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该《意见》同时对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这六大重点领域做出部署。目前,支持信息消费、服务消费、绿色消费、农村消费的专项政策均以出台,随着新消费模式的逐步形成,新消费将为新供给提供强大的动力。

  与需求侧的“三驾马车”相对,供给侧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供给侧的改革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与需求端匹配,从整体上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在劳动力方面,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率较低,人口老龄化压力逐步增大,劳动人口总数下降,为此,国家颁布“普遍二孩”的生育政策,从调整人口结构角度出发,为经济增长补充人口红利。在注重劳动力数量的同时,国家也着力部署发展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中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在土地方面,作为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资源,土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为此,国家通过合理规划土地使用,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城镇化,抑制城市地产泡沫膨胀,对于农村土地则通过确权和加速农地流转,从而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可以预计,在去产能、去库存压力下,土地政策将会更加严格。

  在资本方面,降低企业成本可谓改革核心。为此,税收改革先试先行,经过几轮试点后,营改增进入全面试点阶段,预计全年减税5000亿元;社会保险体系的完善以及社保缴纳比例的调整则降低了企业的用人成本;随着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向前推进,企业贷款成本、财务成本均有下降;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通过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此外,由政府主导的反腐反贪反垄断、简政放权、构建“亲清”型政商关系、对非公有制经济保护等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成本。

  在创新方面,苹果手机成功登录中国市场揭示了创新对于扩大需求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创新在供给侧要素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得到了高层的高度关注。继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实现转型升级的新路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着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期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通过创新制度,优化财税政策,搞活金融市场,激发创造活力,发展创新型创业等30个方面,近百条政策措施,支持创业创新。

  围绕优化四大要素的政策布局意在消除价格扭曲、消除实现转型的体制性障碍,为企业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率提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的推进过程中也存在落实与衔接等问题,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效果将由局部的微观变化开始体现,并最终反映在宏观经济的中长期增长率上。

  从短期效果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据媒体报道,2016年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增速比去年全年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2%.1至2月CPI同比上涨2%.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表示,1至2月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经济呼之欲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出现积极效应。

  企业应顺势而为

  如果说中国经济是一盘供需双方博弈的大棋,那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则是对棋盘的调整。对于在棋盘上谋求发展空间的企业,如果不适应新的规则,难免会成为改革的弃子。

  新消费在为新供给提供动力的同时,也为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发展服务业、用好互联网、走绿色环保路线、加速创新、加快品牌建设、拓展农村市场,对供给侧四要素进行优化的一系列政策则为企业朝上述目标努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可以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中,企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我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6%,占GDP比重的56.9%,比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和服务业投资增长速度均比全部投资增速高3个百分点左右,占比也在继续提高,高耗能投资占比则继续下降;一批高能耗、重污染、生产效率低下的重工业企业面临淘汰。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只有通过提高行业标准、环保标准,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的竞争力,才有望将强劲的海外购买力拉回国内。同时,在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传统低端产品出口企业已逐渐失去国际竞争力,因此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发展高精尖产品或将成为出口企业走出困局的重要出路。

  在部分行业出现供给过剩的同时,医疗、教育、金融、交通、通讯等诸多领域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供给短缺,此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打破垄断、放开市场,非公企业有望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领域已经存在大量具有先天优势、规模庞大的国企、央企,因此,找准目标群体,突出特色,弱化规模、强化质量、优化服务,是非公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标签:2016年第5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