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故事

“大湾区”:做探索经济新格局的排头兵

作者:石海娥     
内容摘要:在全国经济普遍下滑的前提下,只有粤港澳的经济呈增长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税收贡献最多、GDP增长速度最快的,这也是今年全国两会高度关注大湾区的原因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下称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珠三角九市)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8年年末总人口已达70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017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大湾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全国两会时,这一概念发生了三个显著变化: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变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城市群”被隐去;二是“研究编制”变为“出台实施”,足见时间紧迫;三是从政府工作报告的“港澳事务”部分变化至“区域战略”部分表述,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并列。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从“湾区经济”概念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粤港澳这一世界级城市群正在生成。2019年全国两会上,大湾区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
 
  “大湾区是在借鉴日本东京大湾区和美国纽约大湾区的轨迹和做法上编制的规划。” 金必德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产业集群规划专家沈青认为,在全国经济普遍下滑的前提下,只有粤港澳的经济呈增长趋势,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税收贡献最多、GDP增长速度最快的,其经济总量在10万亿GDP.“国家肯定要把这一财富的创造者发展好、巩固好,这也是今年全国两会高度关注大湾区的原因之一。”沈青说,“但要想把一个宏观性的规划落实,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点。”
 
  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体系。市场经济就好比海洋经济,哪里的海水更深、更广阔,生存环境更好,哪里就可以率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快鱼。
 
  “以深圳为例,它的发展速度就特别快,2017年的GDP已经超过了香港,达到了2.4亿万人民币的规模。
 
  它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主要就是因为它形成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氛围,大公司也好,小企业也罢,甚至刚刚起步的创业者,都可以在深圳找到适合的发展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优秀企业,优秀企业的进驻又助推良性市场的形成,久而久之,深圳就成为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沈青说。
 
  解决产业同质化问题。我国是一党执政的国家,一旦国家层面发出号召,很容易出现各大城市争相发展同一个产业的现象。比如现在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文化创新、新材料等产业,国家一号召,每个城市都开始做,导致行业竞争激烈、产业高度同质化、资源过于分散等问题。
 
  “ 大湾区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沈青说,此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虽然对九个城市进行了定位上的区分,但并没有完全解决九大城市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比如湛江和江门,它们已经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也希望在发展国家号召的几大产业上分一杯羹。“所以,要想真正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首先必须解决每个城市差异化的、准确的产业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同质化人才争夺等等,实现一城市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方向。”沈青说,目前来看,国际大都市的定位、航运港的定位、深圳科技创新创意之都的定位、广州国际资本市场的定位等等,都是方向性的东西,相对宏观。
 
  抓住创业创新企业。目前引领市场发展的一个核心力量就是科技创新,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创新一词总计被提出139次。纲要提出,湾区将“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而粤港澳以及深圳等几个城市的科技创新投入力量最大,也吸引了很多创业者。
 
  陈小姐原来是香港某医院的一名医生,2017年辞职创业,2018年底,其项目获得“前海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陈小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深圳前海政府对于创业创新的企业持支持态度,除了颁发奖金,赛后还逐一与获奖者商谈项目落地,提供办公场地等优惠条件等。而香港政府也非常鼓励创业创新,并提出了很多优惠措施,比如符合条件的创业公司,香港政府会全额补贴雇佣2名实习生和2名博士后的薪资等。
 
  “ 创新是当下我国的破局之解。”沈青说,根据罗默内生增长理论,增长来源于人口、资本、技术进步和创新。人口红利已过,单位GDP的资本密度上升,意味资本驱动的增长效率下降。此刻,创新驱动的重要性更加上升。
 
  人才的吸纳。要制定更好的政策来吸引人才,特别是大学生、海归、科技工作者等一系列的能人志士。现在国家制定了“千人计划”,大湾区更应该制定诸如金融人才的“千人计划”,科技人才的“千人计划”,文化创意的“千人计划”等等,好匹配大湾区的发展步调。大湾区目前已经具备了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条件,所以国家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让这些人享受国民待遇。
 
  更重要的一点是,要让想在大湾区投资和发展的人进出便捷。比如效仿海南的落地签,面对全球50个甚至100个国家做好落地免签,给国外的投资者提供最便捷的服务,这样整个大湾区就会充满活力。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力量。大湾区尤其是深圳是我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所以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力量是搞活大湾区经济的关键。“但目前因为国家相关政策不明朗,企业家们对投资优惠和环境都没把握,因此很多企业家不再热衷于投资。”沈青说,因此国家要针对大湾区出台一系列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科技创新企业,更应该给予科技创新的企业更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来推动粤港澳、深圳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进而逐渐引领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要尽快恢复和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这对于整个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会起到很大助力。
 
  建立“一小时经济圈”。2018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并实现“一地两检”“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运营,这标志着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但如果想要实现真正的大湾区“一小时经济圈”,目前来看,大湾区包含的9座城市,从经济发展速度、交通便捷性等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比如中山、江门、湛江和东莞之间就有很大差距。
 
  “尤其是城市与乡村之间如何实现互联互通?”沈青说,最好能用城际快铁、轻轨等交通工具把这些城市连接起来,真正实现“一小时经济圈”,这样才能实现整个大湾区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全面发展。
 

标签:2019年第4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