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搜索
首页
资讯
卷首语
热点
数据
市场
人物
事件
声音
新政
争议
重磅
封面故事
创业创新
创客
商机
投融资
经营
创意
管理
营销
家族企业
公司
人物
创客
非公党建
典型
信息
党史
知识
党建动态
协会
动态
经验
慈善
会员
小微企业成长
会长访谈
信息
专题
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风采
“四个者”征文选登
专题
定点扶贫公益宣传
协会风采
会员展示
生活
旅游
历史
轻松一刻
教育
健身
健康
文化
摄影
漫画
读书
好书
精华
书评
市场
新材料
零售餐饮
出行
金融
医疗
文化
互联网
娱乐
工业
共享经济
传媒
物流
IT
住建
消费
体育
电影
汽车
市场
美妆
环保
信息服务
教育
旅游
家电
制造
政策解读
部委政策
地方政策
往期杂志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文化
24
2020.11
[推荐]
诺兰折戟,何为科幻电影的哲学“信条”
继《八佰》之后,《信条》的登陆为沉寂已久的电影市场注入了另一支强心针。长期以来,诺兰的电影一直以“三高”著称——高票房、高口碑、高话题度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谢廷玉 | 分类:
文化
| 标签:
2020年第11期
24
2020.11
[推荐]
李雪琴:对抗“梗”文化泛滥的另一种可能性
原本自称小众的脱口秀,终因脱口秀大会力邀诸多网络短视频红人的加入而得到大众的关注。李雪琴,这个北大新闻系的高材生也因在脱口秀大会上的出色表现让她与她的搞笑视频彻底“出圈”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析子 | 分类:
文化
| 标签:
2020年第11期
12
2020.10
[推荐]
《花木兰》:非民族的,非世界的,只是迪士尼的
所有后疫情时代放映的影片都在释放一种被压抑后爆发的欲望——《八佰》建构的票房神话预示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全面复苏,但紧随这个热闹开场之后的《花木兰》与《信条》却还是让已经沸腾了的电影人重新恢复了清醒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夏莹 | 分类:
文化
| 标签:
2020年第10期
22
2020.9
《八佰》:一场由看客“生成”的残酷戏剧
作为一场关于战争的电影,它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场面的处理、节奏的把握、技术的运用都达到了战争电影的高水准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析子 | 分类:
文化
| 标签:
2020年第9期
22
2020.9
《三十而已》:过度焦虑的女性主义宣言
今年的暑期档,几个刚刚年过“三十”就近乎要以饱经风霜的姿态急着去细数人生的美丽女性,占据了网络的热点话题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夏莹 | 分类:
文化
| 标签:
2020年第9期
25
2020.8
《隐蔽的角落》:是谁如此痴迷于这别样的青春?
在今年的暑期档中,我们看到了一部讲述坏小孩的故事,制作精良,口碑爆棚——由爱奇艺出品的《隐蔽的角落》将中国悬疑系列剧提高到国际水准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夏莹 | 分类:
文化
| 标签:
2020年第8期
21
2020.7
打造完美“车祸现场”
在线上娱乐流行的后疫情时代,由传统媒体湖南卫视打造的“30+”偶像养成类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以下简称为《姐姐们》)的火爆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夏莹 | 分类:
文化
| 标签:
2020年第7期
21
2020.7
书写自己的故事:疫情记忆的私人化
在后疫情时代,伴随着日常生活的回归,如何对待疫情记忆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谢廷玉 | 分类:
文化
| 标签:
2020年第7期
17
2020.7
弹幕:年轻一代的孤独与陪伴心理学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谢廷玉 | 分类:
文化
| 标签:
2020年第6期
17
2020.7
谁在诠释“后浪”的青春
阅读全文
0条评论
作者:夏莹 | 分类:
文化
| 标签:
2020年第6期
第1/10页 每页10条,共94条记录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6
7
8
9
10
最近更新
11-24
诺兰折戟,何为科幻电影的哲学“信条”
11-24
李雪琴:对抗“梗”文化泛滥的另一种可能性
10-12
《花木兰》:非民族的,非世界的,只是迪士尼的
09-22
《八佰》:一场由看客“生成”的残酷戏剧
09-22
《三十而已》:过度焦虑的女性主义宣言
08-25
《隐蔽的角落》:是谁如此痴迷于这别样的青春?
07-21
打造完美“车祸现场”
07-21
书写自己的故事:疫情记忆的私人化
07-17
弹幕:年轻一代的孤独与陪伴心理学
07-17
谁在诠释“后浪”的青春
本类推荐
诺兰折戟,何为科幻电影的哲学“信条”
李雪琴:对抗“梗”文化泛滥的另一种可能性
《花木兰》:非民族的,非世界的,只是迪士尼的
表情包:互联网时代下的沟通方式
徐峥的倾“城”之举
李子柒的AB面
本类排行
李雪琴:对抗“梗”文化泛滥的另一种可能性
诺兰折戟,何为科幻电影的哲学“信条”
《花木兰》:非民族的,非世界的,只是迪士尼的
锦鲤崇拜:封建迷信的复苏还是现代心理疾病的自我治疗?
“宅文化”是自我放逐还是自我救赎?
《芳华》:被贴上“革命牌”的“致青春”
是什么让资本变成一种权力?
我的影子在奔跑
没有主人公的《敦刻尔克》
绑架者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
010-82262016
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