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故事

中国留学新风向

作者:张琳     
内容摘要:整体来看,出国留学已经越来越被普罗大众接受,这从侧面反映了教育在家庭中的重要程度
  2016年,毕成结束了自己4年的加拿大高中陪读生涯。这一年的1月至5月,毕成的儿子Johnathan陆续收到来自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范德堡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纽约大学和多伦多大学六所国际名校的offer,这是对毕成教育方式的最好肯定。但是,教育没有终点,如今,Johnathan已经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两年,在获得优质资源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毕成和孩子一起面对。
 
  Johnathan的留学经历将留学群体的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更早的筹划、更多的投入、更持续的关注。
 
  留学低龄化
 
  出国之前,毕成经营着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但和红红火火的生意相比,毕成更重视孩子的教育。
 
  “我们这个年龄,以后的路一眼就能望到头,挣到的钱,如果不乱来,一辈子也花不完,更多的钱只是数字游戏。”毕成说:“但是,教育可以给孩子带来无限可能,如果现在有1000万元,我希望由我的孩子来赚取,而不是我自己。”
 
  2010年,Johnathan从北京海淀区的重点小学五一小学毕业,在传统的升学系统中,他的小升初结果不太理想,于是选择进入以国际化教育闻名的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毕成带着孩子参加在国贸举办的北美国际教育展,在教育展上,他遇到一位温哥华私立高中的历史老师,两人相谈甚欢,负责招生的副校长当场决定录取Johnathan,而性格外放、不拘小节的Johnathan也十分向往国外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这给了早有留学意向的毕成以动力:一边是前途未知的中考,一边是温哥华排名前十的私立中学的offer,一家人商量后,决定在初二出国留学。
 
  毕成的选择并不鲜见,在过去的几年里,低龄留学的比例不断上升,在《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中,选择出国读高中的受访者占比达到18%.这种倾向在实现财富自由的富人群体中表现更为明显。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8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显示,接近四成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希望送孩子出国留学,孩子出国留学的平均年龄为15岁,超过32%的受访者选择让在孩子高中时期出国留学。数据显示,资产级别越高,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时间越早。
 
  在亿万资产高净值人群中,选择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送孩子出国的倾向性均达到25%左右。
 
  哪个年龄段是最好的出国留学时“最佳留学阶段提前是不争的事实。”新东方前途出国总裁孙涛说。目前,高中和本科被认为是最好的出国留学时机,但毕成更倾向于中学时期——这个时期,孩子已经形成了基本的价值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其文化自信的根源,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与此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方式仍未固化,这个时期出国,可以更好地融入国外的环境,经过四年的磨合,对于申请国外大学有莫大的帮助。比如,在美国的学制中,高中12年级(即国内的高三)即可开放大学课程的申请,当国内的孩子拼命刷考试大纲的题目时,在美国就读的孩子已经可以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大学课程,一部分课程学分可以在进入大学后可以抵扣。
 
  和低龄留学趋势相呼应的是,留学决策时段也在大幅前移。
 
  老黎是北京一家创新型企业的创始人,女儿今年只有5岁,但老林已经成为留学决策人群的一员。最近几年,老黎公司对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成为限制其发展的最大瓶颈。这样的感触让老黎早早为孩子做了出国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打算,而非京户带来的种种入学困难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更多的家庭在孩子更小的时候产生留学意向,更早地产生信息和留学规划方面的需求。”孙涛对此有切身的感受,他在全国各地做讲座时发现,过去,会场里很少有低年龄学生,但是最近几年,会场里出现很多小学生家长,要求为他们提供留学规划服务,在新东方的调查中,这个数据达到27%,比2017年上涨1倍。
 
  “这个现象对于留学行业十分有价值,”孙涛说,“基于这个需求,我们可以给家长和孩子提供早期的留学启蒙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出国留学的决策模型也发生了变化,过去,这个决策更多以父母的意见为主,现在更多的是家庭共同决策。在毕成看来,无论是去国外读中学,还是选择大学,Johnathan的意见和喜好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家长更多地是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这是出国留学群体越来越民主和理性的见证。”孙涛说。
 
  留学不等于留学成功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留学?“英语好、性格开朗、独立自主。”毕成、孙涛以及老查留学CEO张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毕成非常重视Johnathan的英文教育,夫妻俩分工合作,毕成负责中文,妻子负责英文。北美的书店(比如巴诺chapters)里设有少年儿童图书专柜,并按照年龄分类,夫妻俩常利用旅游或者出差的机会,把相对应的图书买回来,先是陪着孩子读,逐渐过度到让孩子自己读。小学阶段,Johnathan已经阅读了至少200本英文读物,可以独立阅读《哈利·波特》这样的原版小说。“阅读流行读物不仅让Johnathan有了很好的英文基础,和国外的同龄人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毕成说。
 
  新东方的调查印证了毕成的判断。新东方的统计数据显示,家长对孩子出国留学的顾虑排名前三的是:生命安全、自控力和身体健康,学习成绩并未进入前三甲;与此截然不同的是,留学生本人出国后更忧虑的前三位分别是:语言能力、文化差异和饮食差异。“这个调查结果很有意思,很多孩子在国内觉得自己英语还不错,但是到了国外才发现,交流英语和学术英语障碍成为困扰其留学生活的大问题。”孙涛说,“这给了留学机构新的产品思考点,比如留学生行前的烹饪培训会是一个蛮好的市场,出国后留学生的语言和学术能力继续教育也有很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最近几年,关于留学生安全问题的报道频发,这是家长对海外留学安全顾虑的主要来源。这些情况也确实存在。“Johnathan进入哥大的第一年,该校发生了七起学生死亡案件,其中,因抑郁症自杀是较为典型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名校并不罕见,”毕成说:“这些孩子在中学时期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但进入知名大学后,他会发现身边到处都是比自己更优秀的人,而且这些人都非常努力。”这种不适应不仅仅体现在中国留学生身上,本地学生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此,学生中心理咨询的需求一直很大。
 
  国内留学生对国外留学环境最经典的误判就是——环境自由,学业轻松。在哥大,Johnathan发现,学生可以把脚翘在桌子上,一边吃早餐一边听课,但是,学生要应付的课业极其繁重。让Johnathan倍感压力的是,美国学生不但在学习方面有冲劲,创业欲望也十分强烈,在他的同学中,已经有人手握两家公司。“美国社会对教育十分重视,鼓励创新、鼓励早出人才的氛围十分浓厚,在加州、纽约、波士顿等教育强区和精英家庭中更为明显。”毕成说,“这也是美国能有持续创新动力的根源之一。”
 
  因此,真正值得家长担心的,是孩子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
 
  毕成十分鼓励Johnathan大胆表达自己,并努力争取社会资源。夫妻俩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孩子去北美及其他教育环境优越的地区旅游,或者带孩子和外国友人外出游玩。毕成发现,美国成人非常尊重孩子。一个例子是:Johnathan六岁时去阿拉斯加坐过一次游轮,晚饭时,船上的客人互相介绍,轮到Johnathan时,一位60岁的美国游客躬身和Johnathan握手,并且认真地和Johnathan交谈。“让孩子平等参与成人谈话,能激励孩子勇敢表达,也会让孩子在思想上更早地成熟起来,更快地适应坏境。”毕成说。
 
  尽管有充足的准备, 决定送Johnathan出国留学时,毕成还是做出了结束自己的公司、出国做陪读爸爸的决定。
 
  “对于低龄留学的孩子,我建议家长去陪读。”毕成说,这主要源于国内和国外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国内大多数孩子习惯被学校和家长推着走,但国外的教育更强调内生的、自发的学习欲望,这就要求孩子有非常强的自控能力和规划能力。”这种转变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考验。
 
  适应陪读爸爸的生活,毕成用了一年。他和孩子一起从北京200多平方米的房子搬到温哥华60平方米的出租房,毕成英语并不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无人可以交流,每天的生活几乎就是围着儿子转。毕成给记者列出了自己的时间表:6点起床做早饭,送孩子上学,回来睡个回笼觉,然后买菜做饭,接孩子回家,吃饭,收拾完以后送孩子去运动,等孩子运动完回来,给孩子吃饭,帮孩子洗衣服。“在出租房里,洗衣房是公用的,9点以后就不能使用了,所以我只能在洗衣盆里用脚踩着洗衣服,折腾完往往已经是凌晨12点以后了。”在这段时间,毕成不断提醒Johnathan,虽然躲过了国内的中考,但是4年之后,他一样要和国内优秀的高中生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竞争,这需要他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并且锻炼出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极度富裕家庭更要关注孩子的自律性和独立自主能力。”四年的陪读生活中,毕成看到一些极度富裕家庭给海外留学生购买了别墅和豪车,里面泳池、游戏房等设施一应俱全,但没有有效的监督,很多孩子的留学生涯几乎成了海外旅游生涯。“还有一些孩子,因为饮食习惯不同和寄宿家庭产生矛盾,”张超介绍说,“因为贪玩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差或者被退学的案例也不鲜见。”
 
  国外名校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会表达、有创新意识,而且非常非常与众不同的孩子。”张超告诉记者,不同国家的名校对孩子的选择有不同的倾向性。不同于英、加、澳重视成绩的选拔方法,美国名校对学生的考察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一般来说,要综合考虑学生9年级到12年级(即国内的初三到高三)的全部表现。考察内容包括学习成绩、在微观环境中的排名、社会活动情况、科技创新情况等等。
 
  “很多中国家长以为孩子奥数成绩好,或者对科技、计算机感兴趣就会受到美国名校的青睐,事实并非如此。”张超说,美国名校喜欢那些在别人不擅长的领域极其擅长的孩子,比如,有的孩子因为对东南亚少数民族文化语言感兴趣并且有很深入的研究而被美国名校录取,也有孩子在国内成绩极好却被美国名校拒绝。
 
  毕成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Johnathan在申请哥伦比亚大学时,表示对VR(虚拟现实)领域感兴趣,引起了该校极大的兴趣,并表示可以请一位业界一流专家来和孩子交流。但是同一套说辞,如果换个学校,可能会被拒绝。“美国的价值衡量标准非常多样化,在任何领域有突出特点的孩子都有可能被名校选中,同样,在家长看来十分优秀的孩子也可能被名校拒绝,”毕成说,“这完全取决于学校的喜好。”
 
  如果深入了解美国名校的录取标准,一些有留学意向的家长会发现,对于孩子的学习规划和素质培养可能需要推倒重来。
 
  “人文阅读是最重要的。”毕成和张超不约而同地提到,要让孩子养成阅读历史、哲学书籍的习惯。从升学的角度讲,掌握一项技能也非常重要。可以是小提琴、单簧管等乐器,也可以是画画等。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击剑、划船、马球、壁球等贵族体育运动也是很好的选择。“最好选择团体项目,能够让孩子快速融入到集体中——这也是名校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张超告诉记者,从留学群体的现状看,留学规划越来越有价值,尤其是申请国外名校,越早进行规划,成功几率越高。“家长要提前咨询专业人士,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国家和课程体系,”张超说,“有些家庭在孩子高二时才开始咨询和规划,很多准备工作已经来不及做了。”
 
  国际教育:更多的选择
 
  近几年,国内国际教育成为那些想让孩子接触国际教育资源、但又不放心孩子过早去海外生活的家庭的新宠。
 
  国际教育是一个笼统的称呼,如果进行细分,则包括国际学校、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国际班,最近几年,国内的国际教育越来越发达,也越来越受家长认可。
 
  一般来说,国际学校只提供中学及以下程度的教育,这些学校大多要求学生具备外国国籍,并且实施外国学制。最早的国际学校是1973年设在美国政府北京联络处的子女学校,位于三里屯。如今比较出名的国际学校主要集中在京沪地区,比如北京乐成国际学校、北京顺义国际学校、北京世青国际学校和上海耀中国际学校等,这些学校以IB/A-Level/AP等国际课程为主,学生不参加高考,只参加国外的AP、ABL或SAT考试,课程都是为了申请国外大学做准备的,许多明星子女喜欢选择此类学校就读。
 
  2008年开始,公办高中开始大批申请兴办中外合作项目班,即国际班。一些公立学校的国际班对生源的国籍没有过多限制,但一般采用全英文授课,不参加高考,完成其开设的中国课程后申请到国外大学就读。
 
  最近几年,私立学校的国际班也备受瞩目。海淀外国语学校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家长选择海淀外国语这种双系统学校的原因在于,在此就读的孩子能够同时接受中国的传统教育体系和国际课程体系,并在高考前选择在国内参加高考或者申请国外的大学。
 
  无论是国际学校还是公立、私立学校的国际班,家长送孩子进去的目的主要还是给未来出国留学打前站。新东方的统计数据显示,留学人群中,就读于国际学校的人群比例从2015年的2%上升到2018年的8%,增长了4倍。
 
  整体来看,出国留学已经越来越被普罗大众接受,这从侧面反映了教育在家庭中的重要程度。另一方面,计划留学读研究生的人群比例也有所增加,这或许是竞争压力导致更多人希望拥有更高的学历,以增加个人的竞争力。而社会大众对于留学生群体和留学价值的看法也开始转变,出国留学不再是“镀金”,用人单位更看重归国留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包容稳定的品质,这让留学群体变得越来越务实,也让留学市场随之转变。
 

标签:2018年第6期 
上一篇:留学服务进入2.0时代
下一篇:出国留学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