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故事

宋清辉:民营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冯晓霞     
内容摘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民营企业除了可以以市场化方式参建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基础设施,还能在贸易、投资、文化与人员交流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个战略的实施,需要汇集各方力量,其中企业是最主要的执行方。
 
  民营企业如何搭乘“一带一路”的东风完成“走出去”的战略部署,从而推动经济新常态下的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民营企业将遇到哪些挑战?应该如何化解?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专访了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
 
  《光彩》:“一带一路”给中国民营企业带来了哪些机遇?
 
  宋清辉:首先,以往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总体比较迟缓,“一带一路”战略出台后,企业可以借助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更加稳健、有底气地完成“走出去”战略部署。另外,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民营企业除了可以以市场化方式参建沿线地区和国家的基础设施,还能在贸易、投资、文化与人员交流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其次,“一带一路”的实施,让民营企业通过“走出去”获取了更大的成长空间,促进了自身产业梯度的转移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第三,“一带一路”的实施将大大改善民营企业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营环境,降低跨国经营风险 ,让民营企业可以通过“走出去”开拓境内、外两个市场,获取更大的成长空间。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它让民营企业可以利用资本输出的方式把民营企业的价值链通过海上的途径扩展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光彩》:中国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挑战?
 
  如何化解?
 
  宋清辉:第一,中国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和最普遍问题就是融资难。目前,中国银行的海外金融分支机构比较少,这直接导致中国民营企业在境外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走出去”的企业只能到当地银行贷款,而这些银行通常需要信用担保,这就为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设立了第一道关卡。为了支持我国民企“走出去”,改革当前金融体系,加强创新力度,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以往,由于项目审批限制比较多、审批时间慢,致使一些民营企业错失“走出去”的良好时机。面对“一带一路”这个大好机遇,中国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真正发挥协调作用,建立一套法律法规和服务体系,鼓励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
 
  第三,一些民营企业的自身素质成为其“走出去”的瓶颈。有些企业后劲不足,在管理、金融条件、融资渠道、信息渠道等方面有明显欠缺。
 
  在对策上,企业需要了解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还要通过专业咨询等服务来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创新活力,切实推动转型升级。
 
  更关键的是,企业要有风险意识,做好市场调查,在决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时,不仅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还要对东道国的政策、投资环境、投资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成功破解因市场、政策、汇率等风险为企业带来的各种困难。
 

标签:2017年第8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