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文化

新媒体时代的“书业”将何去何从?

作者:贝雅夫     
内容摘要:  近期,河北涿州的暴雨暴露出图书出版业的生存问题。   自新媒体普及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不断迭代:从方便随时随地阅读的电子书,到无需视觉投入的有声书和播客平台,这些新媒体的出现都导致纸质书存在感的降低。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书...

新媒体时代的“书业”将何去何从?


  近期,河北涿州的暴雨暴露出图书出版业的生存问题。


  自新媒体普及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不断迭代:从方便随时随地阅读的电子书,到无需视觉投入的有声书和播客平台,这些新媒体的出现都导致纸质书存在感的降低。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书店已开始向“城市文化空间”转型,同时经营文创、咖啡厅乃至民宿;而诸多图书出版公司也开启了线上转型之路。

  时至今日,纸质书的应用场景已经相当有限,要么是一些学者或研究人员需要查阅过去的“老书”;要么是一些小众领域的爱好者,他们不仅将纸质书看作阅读的媒介,更视之为承载了自身热爱的“藏品”;还有一些有纸质书阅读习惯的读者,他们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用数字媒体获取知识。

  在本次暴雨中损失惨重的中图网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第一类人群的需求。

  在公布损失后,许多曾“受惠”于中图网的读者以各种渠道伸出援手。在他们看来,能够在中图网上以平价购买到各类“老书”,这已超出了商业行为的范畴,近乎于社会公益。诚然,现有的经营模式使得中图网还保持着传统图书出版业的“重资产”特征——纸质书的储存成本、运输成本及潜在风险(如洪涝和火灾)都比电子书更高,且由于“老书”的价值不易被计量,因而也很难被“上保”,这些痛点导致了中图网在涿州暴雨中的困境。

  但广大读者的积极援助也充分说明了此种经营思路的可行性——它能带来一批有“粘性”的用户,也能积攒下正面的社会声誉,进而帮助出版公司长远发展。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出版不应仅满足于充当知识的“传递者”,而应帮助普罗大众筛选出真正值得阅读的作品——事实上,一些小众领域的爱好者大都“忠于”特定的出版公司,他们相信此类出版社的专业能力,并愿意为其出版的书籍埋单。

  诚然,图书出版这项事业如今面临着诸多挑战,但经由有效的调整,其前景依然可期。



标签:2023年第9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