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健康

如何缓解便秘

作者:夏雪     
内容摘要:立秋过后,暑热逐渐消退,人们容易被秋燥所伤,津液流失,会出现“上火”“便秘”等症状。为什么会出现便秘?便秘该如何缓解?

  便秘的症状


  秋季是便秘的高发期。首先,立秋后很多人食欲大增,肉类摄入较多难以消化,很容易诱发便秘;其次,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肠道也会因受燥气损伤而变得干涩,这导致很多人感到大便干结难解,而平时容易出现便秘的患者,会因秋燥而病情加重。


  通常,粪便因在消化道中移动太慢,或无法从直肠中及时有效清除,导致粪便脱水、变硬和干燥从而引发便秘。便秘临床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以及粪便干硬。

  根据便秘病程长短的不同,便秘可分为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两种。

  急性便秘指近期突然发生的便秘,多由疾病(如急性肠梗阻、肠绞窄、肠麻痹、急性腹膜炎、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死、肛门周围疼痛等)或生活环境突然改变、情绪抑郁、精神打击、心理创伤等引起。急性便秘一般发病较急,持续时间短,当导致便秘的疾病痊愈后,便秘也随之改善。慢性便秘,是指便秘的病程超过6个月,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肠道功能失调、器质性疾病(如结肠癌等)、药物引起(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

  另外,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将便秘分为继发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2大类。继发性便秘与肠道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以及药物因素有关。功能性便秘主要由不良生活习惯如排便习惯、饮食习惯及精神压力等引起。

  便秘的危害


  便秘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患者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长期便秘会导致肥胖、痔疮、肠炎等疾病,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失眠、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肥胖:便秘可能会导致食物长时间堆积在胃肠道内,不断吸收水分,从而导致食物重量增加,人体长期处于重力作用下,可能会变得肥胖。

  痔疮:长期便秘的患者,排便时肛管内压力升高,可能会导致局部血管充血、水肿,造成静脉曲张,长此以往,易导致痔疮。

  肠炎:经常便秘的患者,大便中含有大量细菌,这些细菌容易刺激肠道,导致肠道产生炎症,从而诱发肠炎;肠梗阻:长期便秘可能会导致大便堵塞在肠道内,引起肠道供血不足,造成肠道黏膜出现损伤,从而引起肠黏膜出现炎症,进一步导致肠梗阻的发生。

  腹部疝:疝是指体内器官或器官的一部分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以腹部疝最常见,疝内容物多为肠管。如果患者长期便秘,排便时用力,会导致腹内压增高,从而引起疝病加重。

  中毒:正常的排便是身体排出代谢废物和毒素的重要途径。如果便秘严重,毒素和废物会滞留在体内,增加中毒的风险。还可能导致头痛、疲劳、恶心、皮肤问题和免疫系统的不稳定。

  心理疾病:很多人饱受排便困难、排便不尽、腹胀等症状的困扰,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生活,这甚至比便秘本身的危害更大。

  如何防治便秘


  如果长期便秘,首先要去做医学检查,排除各种病变后,可以通过调整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来改善肠道功能。


  首先,调整饮食习惯对改善便秘至关重要。

  平时应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即定时定量,不能饥饱无常,不能暴饮暴食,软硬冷热相宜,饮食干净卫生,食品多样化。早餐前,喝点冷开水、牛奶、汽水之类,促进大便排泄;多摄入粗纤维食物,比如玉米、燕麦、大豆、白菜、芹菜、韭菜、萝卜等,这些食物具有很好的通便作用。适当增加脂肪供给,高脂肪食物里面的植物油能分解脂肪酸,增强肠蠕动,润滑肠道。干果仁里面含有大量的油脂,适当的增加摄入有通便的作用;调节便秘还可适当食用有助润肠的食物,如蜂蜜、酸奶等,还可以经常食用一些有防治便秘作用的药粥,如芝麻粥、核桃仁粥、菠菜粥、红薯粥等;少吃强烈刺激、助热食物,如辣椒、咖喱等调味品,忌饮酒或浓茶。

  其次,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便秘。上班族每天坐着面对电脑、缺乏运动也影响肠道蠕动,体内的毒素、毛孔里的毒素没法及时清空。建议大家每天快走30分钟,最好每天再做一套健身操。平时双休日,也要多外出远足、打球或游泳,这都是增进体内畅通的好方法。

  第三,坚持规律排便。养成定时解大便的习惯,最好在早餐后20分钟。大便前饮水500毫升,并散步10至15分钟。排大便是中枢神经支配下的全身性协调动作,排便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读书、看报、玩手机、思考问题。

  第四,应对便秘的秋燥,中医刮痧和穴位按摩的方法,能非常有效的缓解便秘。

  1.刮肾俞穴和大肠俞两个穴位。在刮痧前,先往要刮的穴位处涂抹一层刮痧油,然后用刮痧板从上往下同时刮拭两个穴位。值得注意的是,刮这两个穴位时不用太用力,不要强求一定要出什么样的痧,因为出的痧主要是与疾病有关系。例如中老年肾虚患者在刮痧时最有可能出现没有痧的症状,因为肾气不足者是刮不出痧的;而年轻力壮、热气正盛的年轻人则会出现淡淡的红色的痧。

  2.按摩足三里穴、支沟穴两个穴位。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盖前下方凹陷处的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以足三里为基点,每天循着足阳明胃经敲打200次。如果能配合灸法效果更佳,具体做法是每次艾条灸5至15分钟,每日或隔日灸一次。早上7至9点是胃经经气最旺的时间,若此时两者配合可增强疗效。支沟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位于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的中线上),具有调节上焦、中焦、下焦的三焦脏腑功能的功效。在排便前,用拇指分别按压双侧支沟穴,由轻到重,按摩指压处有酸麻胀痛感,10次为一个疗程。



标签:2023年第10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