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文化

回归常识,摆脱焦虑叙事

作者:贝雅夫     
内容摘要:近日来,年轻人热衷于“电子礼佛”“寺庙烧香”“盘串”的新闻引发了不少关注。有评论者认为,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以“雍和宫手串”为代表的物件成了年轻人逃避焦虑的“法宝”
  近日来,年轻人热衷于“电子礼佛”“寺庙烧香”“盘串”的新闻引发了不少关注。有评论者认为,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以“雍和宫手串”为代表的物件成了年轻人逃避焦虑的“法宝”。通过这些物件或形式,年轻人的内心得到安宁,而寺庙和景区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收入,可谓是双赢。

  然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问题。事实上,当前年轻人的焦虑情绪大多来自两方面:在客观方面,生活的不确定性和工作的疲惫使得他们迫切需要安顿自己的心灵;在主观方面,文化领域的“焦虑叙事”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这种情绪。

  “焦虑叙事”和“成功学叙事”历来是文化工业“收割”年轻人的两柄“镰刀”,且它们往往互为支撑,一体两面。过去,许多自媒体公众号鼓励年轻人做副业,当“斜杠青年”:它们一方面试图用“成功学叙事”让年轻人相信有人凭借播音、写稿,甚至投资这样的“副业”实现了财富自由;另一方面则“贩卖焦虑”:如果不赶紧跟上“搞副业”的潮流,很快便会落于人后。

  而在当下的“寺庙热”中,这样的叙事同样可辨。事实上,当下年轻人虽因房价高企等因素而倍感压力,但如若只想过温饱自适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一些稳定上升的渠道,仍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但在当下的文化场域中,“慕强恐弱”的立场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却让他们难以自我调适:他们欲“躺平”却又不甘,求“安稳”却又不得。而“寺庙热”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粉墨登场的,并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有博主靠替人在寺庙排队求手串来挣钱,诉说自己转运成功经历的帖子更是屡见不鲜。正是在“贩卖焦虑”和“兜售成功”的双重叙事之下,“寺庙热”成为一种新风尚。

  然而,经受过科学与理性启蒙的年轻一代很清楚“手串”的效用究竟几何,而他们的“求签”和“求佛”所表达的也并非“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消极心态——事实上,恰恰是那些格外努力的年轻人更需要心灵的安顿。

  因此,在包容年轻一代热衷于此的同时,不妨让我们回归问题和常识本身。一方面,社会结构和工作场所能否对年轻人更“友好”一些,让他们的“生活世界”更加安宁稳定;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社会化”本就是一个充满挫折和不适应的过程,在人际关系原子化的当下,他们更需要来自外部的关怀和鼓励,以更好地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无论何时,旨在收割“韭菜”的“焦虑叙事”都是值得警惕的。



标签:2023年第4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