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人物

陈义珊:匠心独运

作者:张琳     
内容摘要:“我希望我的员工都有这样的匠人精神,在服务中琢磨、钻研,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陈义珊说,“而企业要能培养匠人、留住匠人,就要在薪酬、培训、上升空间和企业文化上下工夫。”

  如果没有出差, 每天早上10∶30,陈义珊会准时出现在位于南宁市兴宁区新华街7-4号的睛彩眼镜总店。三尺柜台上,一把钳子,几把螺丝刀,眼镜配件一应俱全,陈义珊低头专心为手中的眼镜“整形”,心无旁骛,技艺精湛。坚持在一线为顾客维修眼镜的习惯保持了数十年,尽管他已经是这家连锁眼镜店的掌舵者,身价不菲。交谈中,他总以“老师傅”自称,自豪于数十年打磨的精湛手艺,在他看来,正是执着于把产品、技术、服务做到极致,执着于树匠心、做精品、育匠人,才成就了他的事业。


陈义珊:匠心独运


  树匠心


  1990年,陈义珊在广西南宁市兴宁路137号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眼镜店,取名“华达利”,面积50平方米,店堂明亮,设备高端。为此,他花光了几乎所有的积蓄,还外借了高额贷款。这是一个利润丰厚但竞争激烈的年代,百余米长的步行街上,20多家眼镜店鳞次栉比。不过,除了华达利,其他眼镜店都是十几平方米的简陋小门面,这让华达利显得鹤立鸡群。“我是个果断、执着的人,做事情不喜欢泯然于众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我都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极致。”陈义珊说。


  和大多数从事个体经营的创业者一样,陈义珊接触眼镜行业的初衷是摆脱贫困。

  1 9 7 0 年, 陈义珊出生在浙江温州瑞安马屿镇。20世纪60年代开始,镇里就有了第一代眼镜经营者。

  在“鸡毛换糖”的年代,他们通过在农贸市场摆地摊,用鸡蛋和粮票换眼镜,让眼镜行业在当地蓬勃发展起来。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温州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眼镜产业,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些经营较好的个体户开起了自己的专卖店。

  1986年,年仅16岁的陈义珊迎来了人生第一个重大选择——要么在家务农,要么找师傅学做眼镜。陈义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跟着师傅去内蒙古做学徒。

  这段学徒经历并不轻松,不但没有工资,还得包揽所有的苦活累活。

  冬天的内蒙古,寒风萧瑟,零下20度的暴雪天里,当时还不到1.6米的陈义珊挑着1.2米高的木箱子出门摆摊,挑不动,就拖着、拉着箱子往前走。这段经历造就了陈义珊能吃苦、敢闯敢干的个性。

  1 9 9 0 年, 陈义珊来到广西南宁,开办自己第一家眼镜店。

  “我想做到最好!”陈义珊说,“当时,在广西做眼镜的温州人很多,光南宁就有上百号人,都是夫妻店,都没有经过什么培训,货品也都差不多。要想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一是拼码头(店址),二是拼技术和设备,三是拼服务。”

  陈义珊在南宁市兴宁路137号最好的位置租了一家50平方米的店面,钱不够,陈义珊就想办法贷款,货款不足,就靠口碑去赊眼镜。为了拿到最新、最好、价格最合适的产品,陈义珊当起了“背包客”,亲自去江苏丹阳采购,常常一个人背着100多公斤的货品,坐着绿皮火车往返丹阳和南宁。

  “当时,一般的眼镜店年投入只有五六万元,我的投入却高达30余万元,这些钱在广西可以买两套100平方米的房子。”陈义珊笑着说:“所有人都说,陈义珊是不是疯了!”

  陈义珊会听一听这些议论,却从不被这些议论左右。“我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劣质的、靠低价格赢得市场的产品很难实现永续经营。”开业后,陈义珊更是花16.8万元购入一台当时最先进的全自动磨边机——当时,南宁市仅有两台,另外一台在国营企业。

  机器推进店里,引来了许多顾客围观,一些从来没光顾过华达利的人也冲着设备前来“尝鲜”,这台设备成了陈义珊的“隐形广告”。

  “当时,市场很不稳定,产品相似度大,价格浮动也很严重,一些商户为了生存大打价格战。”陈义珊坚持品质第一,价格稳定,一分钱的折扣也不打。同时,坚持优质服务,只要看到顾客戴的眼镜鼻托发黄了,镜架变形了,就会招呼顾客把眼镜取下来,用牙刷把鼻托积尘处、镜片开槽处的积尘刷洗干净,再为顾客组装完整,双手送还……坚持了半年,华达利的专业、高端形象在顾客心中树立了起来,和其他商户形成了差异化竞争,生意越来越好。

  出精品


  在睛彩眼镜店,配眼镜的师傅拧螺丝时都有一个小动作——拧满以后再慢慢放半圈,这个细节并没有出现在蔡司培训团队提供的教材中,是陈义珊和他的伙伴们在一线服务时总结的经验——如果按照教材拧满,镜片和镜框咬合太紧,初使用时不会觉察出来,但是戴久了就容易脱落或变形。“不管是做产品,还是做服务,都要有一股‘钻’劲儿,要始终贴近顾客,从他们的需求中寻找产品的改进空间,这样才能做出最好的、最适合顾客的产品。”陈义珊说。


  在陈义珊的从业生涯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铁路局的退休干部,老人一直在陈义珊的眼镜店配眼镜。

  2002年4月,南宁兴宁区产权改革,陈义珊租下的铺面被买走,陈义珊不得不把眼镜店搬到南宁市兴宁区新华街7-4号,“华达利”的招牌也改成了“睛彩”。老人再去步行街找“小陈”,怎么也找不到了,在别的眼镜店配的眼镜,怎么都不习惯。老人急了,动员全家人去找“小陈”,这一找就是4年。直到有一天,老人的家人无意间在南宁电视台“新闻夜班”

  栏目上看到陈义珊做公益活动的报道,80多岁的老人,坐着轮椅,在家人的陪同下,上门请陈义珊配眼镜。

  “ 这是我从业多年最感动的一天。”陈义珊说:“我坚持30年如一日在一线服务顾客,也是因为,类似的顾客太多了。”

  如今,眼镜行业验光、配镜主要靠机器,但陈义珊并不完全认同,在行业内,许多经验丰富的手工匠人,在数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坚持手工制作眼镜。制作了30年的眼镜,陈义珊发现,由于每个人脸型不同,耳朵的位置不同,鼻梁的高矮同等,对于眼镜的要求也不同,标准模式并不完全适合每个消费者,需要根据顾客的脸型等条件和不同的佩戴习惯进行调整。如果不做调整,不但舒适感会大打折扣,时间久了,还会造成眼部疲劳。手工调整能很好地弥补机器不能解决的问题。

  陈义珊琢磨出一套自己的方法——一边观察顾客脸型,一边和顾客聊天。天南海北,聊着聊着,陈义珊就基本清楚了顾客的配镜需求,据此为顾客配镜、调整。因此,陈义珊制作眼镜耗时更长,加工方面更复杂,品质水准也更高。

  “我希望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陈义珊说,为此,他制定了严格的门槛:做一线品牌产品,用一流验光设备,提供一流配镜服务。

  在产品结构里,“快消”品牌在大部分眼镜店里都占有一定的份额,这些产品,价格相对较低,配镜速度也快,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但陈义珊坚持不做低端产品,“迪奥”“古驰”等一线品牌是店里的主流。

  2019年,陈义珊斥资400余万元购入两套德国蔡司的验光设备,睛彩眼镜店也成为德国蔡司的战略合作店。“蔡司在中国的战略合作店不足600家,我们排在157.”陈义珊说。有了这套设备,顾客可以在店里做专业的视力检查,让睛彩的业务也有了更大的扩展空间——除了基础的验光,还可以为顾客做详细的视功能检查,通过筛查,给出一套更专业和全面的方案,这套方案不仅解释了验光单上的数据,还会为顾客解释数据背后体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我们还会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和增值服务,比如配镜后一个月内,随时可以更换镜片等。”陈义珊说,“这就是极致服务,只要顾客能想到的,我们就要能做到。”陈义珊说。这个拓展业务和服务,也给睛彩带来了更高的利润回报。

  育匠人


  陈义珊从来不招“ 便宜” 的人——一个追求上升的企业不需要那些对工作成就和薪资报酬没有追求、按部就班等待退休的员工;对薪资待遇要求更高的人更愿意去创新、去拼搏,他们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会带来更多的企业价值。“我希望我的员工都有这样的匠人精神,在服务中琢磨、钻研,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陈义珊说,“而企业要能培养匠人、留住匠人,就要在薪酬、培训、上升空间和企业文化上下工夫。”


  高端设备需要高端人才来操作。“精通眼科知识和光学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陈义珊说,定期培训也必不可少。

  陈义珊把培训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传帮带”,通过跟着老师傅学习,掌握传统的技艺。“验光、配镜人员必须技术好,销售人员必须嘴巴活。”陈义珊说,“这些东西教科书是教不来的,要跟着老师傅看,在一线服务中学!”另外一种是外出学习高端设备的操作方法等专业知识。

  每年,睛彩都会派员工前往眼镜产业发达的美国、德国学习。“2019年,我们送两名员工去美国学习,四名员工去德国学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们才不得不停止了海外学习计划。”陈义珊说。

  近年来,近视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进行性疾病。202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首份《世界视力报告》显示,当前全球近视人数约为22亿,19岁以下近视者为3.12亿,且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断上升。报告还将中国与韩国当成典型案例,指出两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分别达到了60%与90%以上。与此同时,眼镜市场迎来暴发期,陈义珊口中这种既懂得传统手艺,又能操作高端设备的人才成了香饽饽。

  “ 我们不愁招人, 也不愁留人。”谈起他的团队,陈义珊说。睛彩眼镜店现在有100多名员工,“我们叫‘伙伴’!”陈义珊更正说。招聘时,他会仔细观察应聘者,那些对工作要求不高,对事业没有追求的人,不会进入他的视线。在他看来,有追求,愿意在工作上琢磨、付出的人,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和腾飞的机会。

  对于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人,睛彩会给予他们有足够吸引力的薪酬和完善的社会保障。“干得好的员工,一年可以拿到数十万元。”陈义珊说:“老板挣了钱,要舍得给员工花,不然就麻烦了!你得知道,员工收入高了,生活条件好了,才更有动力帮企业挣钱!很多老板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陈义珊的理念并不是总被认可。

  比如,身边的一些老板,甚至员工,不太愿意交社会保险,他们觉得,钱攥在自己手里更实在。“那我就得劝他们,这些国家政策是给普通员工的基本保障,年轻的时候觉察不出重要性,等老了,退休了,没有社会保险,会给员工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陈义珊说,“年轻人不懂,我得像长辈一样提醒他们。”

  有时候,陈义珊觉得自己的企业更像一个大家庭,员工更像是自己的家人。他准备了一个员工基金,员工过生日发红包,家人生病的补贴等等,都从这里出,这个基金把员工凝聚在一起,让员工在企业找到了归属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100多个“伙伴”怎么办?“店铺歇业是可以的,但我担心,员工回家后能否保证不被感染?”思来想去,陈义珊还是决定正常营业,借着这段没有顾客、没有业务的时间,带着员工为社会做点事情。陈义珊找出仓库里保存的蔡司杀菌拭镜纸,裁剪分装后,送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疫情稍有缓解,陈义珊又想办法买到一批护目镜,同时制作了一批平光眼镜,送到一线疫情防控人员手里。

  “那段时间,店面亏损高达数百万元。”陈义珊说,“不过,受益于国家对疫情的有效防控,5月,我们的店面就恢复盈利了,现在销量和盈利一直在增长。”

  如今,陈义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青少年近视防控上,跟着“新闻夜班”栏目组走街串巷,给视力不良的贫困儿童、留守儿童捐赠眼镜。陈义珊还在店里特别为青少年制定近视防控配镜方案,并定期回访,跟踪青少年的眼镜佩戴情况。同时组织店员组建“爱心服务小分队”,走进学校、社区,讲解屈光不正对视力的影响以及眼镜保养知识,提供免费的眼镜清洗、保养、维修等服务。

  作为南宁市兴宁区政协委员,陈义珊赴温州、上海等地调研,并形成建议,提交给当地教育部门。“我们建议,学校加强学生户外活动,作业不带回家,寄宿学校保证学生8∶30熄灯睡觉。”陈义珊说,对于近视,预防的意义大于治疗,应该发挥各方力量,最大程度地预防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对于已经近视的青少年,要尽量控制在400度以内,避免高度近视以及因高度近视带来的一系列眼部疾病。

  陈义珊的工作受到了各界的认可。2 0 0 8 年, 北京奥运会期间,陈义珊成为南宁市的火炬手之一;2016年,陈义珊作为全国个体工商户代表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标签:2021年第5期 

本类推荐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