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 > 法律

扩大内需应为当下经济增长的基本方略

作者: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兼职教授 姚美雄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的出口导向、投资拉动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服务强国转变的根本出路

扩大内需应为当下经济增长的基本方略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同时适度扩大总需求,特别是内需,着力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变化。

  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8%.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资本形成总额为31.4%,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9.9%.这表明,内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决定性力量。

  出口导向难以持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紧紧抓住全球化机遇,依托廉价劳动力优势,实施出口导向、投资拉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发展模式对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很大作用。改革开放之后的较长一段时期,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上个世纪的个别年份,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甚至超过80%.然而,当前出口导向战略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体量较小,这种策略是有效的,但是,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如果继续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势必引发贸易摩擦;另一方面,当前全球正在变老,国际需求疲软将呈长期化,贸易保护主义将加剧,出口导向难以持续。传统依靠要素成本优势所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处理得不好,就有可能掉入“后中等收入陷阱”,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将长期出现停滞甚至倒退局面。

  此外,由于科技进步,全球生产供给能力将持续上升,全球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将是长期现象。在无法做大全球总需求蛋糕的背景下,抢占总需求蛋糕份额就成为不少国家政策的必然选择,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就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缩影。

  内需潜力成发展动力

  中国拥有体制优势,经济韧性好、回旋余地大,还拥有14亿人口规模优势和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此外,中国市场化程度低、服务业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低下及创新能力不足的发展瓶颈依然存在,这些问题既是约束条件也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

  一是市场化潜力。市场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有效途径,通过市场化改革,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成为全球工业品生产制造基地和世界工厂,迈进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当前要素领域和服务领域的市场化还相对滞后,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价格存在着一定扭曲。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来看,农业基本市场化,工业除部分资源品未完全市场化外也已基本市场化,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却相当较低,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服务业化潜力。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制造业环节只占产品价值的不足20%,而研发、营销等服务环节则占据产品价值80%以上。服务业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服务业实力在国际分工和产业链中占据高端位置,拥有竞争优势,获取大部分利益,但中国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国际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服务消费将会出现快速增长。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8000多美元,服务业将呈现加快发展态势。

  三是城镇化潜力。城镇化可以引发消费需求,可以变农民消费为市民消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为服务业发展创造需求基础;城镇化还可以刺激投资需求,有利于加快城镇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给建筑和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需求,并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58.5%,而实际城镇户籍人口只有42.4%,与发达国家80%水平相差甚远。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管网等基础设施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短板”。

  四是创新潜力。创新驱动已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中国拥有巨大创新潜力,中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大专以上学历人口达到1.2亿人,每年有600多万大学毕业生,教育经费投入已占GDP的4%,研发人员总量达300多万人、居世界首位,发明专利申请也居世界首位。

  扩大内需应有对策思路

  由于未富先老、城乡分割以及房地产泡沫,严重削弱中国内需应有的实力,导致对外需路径依赖增强。所以,扩大内需,要以“壮士断腕”精神全方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

  抓紧全面推进深化改革。要推动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重,有效释放创新、市场化、服务业化和城镇化的潜力,大幅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发展走向中高端。大刀阔斧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快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市场经济体制,切实保护产权,抓紧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垄断,尤其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实质性突破,进一步简政放权,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当前中国发展中诸多问题与现存的财税体制不合理密切相关。要效理顺中央地方关系,尤其要进一步理顺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的分配比例和税源结构,实现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同时改变财政支出的软预算状况并相应调整财政职能,彻底改变地方财政对房地产的高度依赖状况。要结构性减税,实现公平税负,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实质性降低工薪阶层税负。

  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步伐。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大力保护劳动所得,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消费的助推器。要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的财政投入力度,增加财政对城乡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资,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加快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破除城乡分割二元结构。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全面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动力。要把全面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动力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彻底消除所有制歧视。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创造有利于扩大消费的体制环境。包括进一步破除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效益,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更加匹配。加快清理和修订不利于消费结构升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力度,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标签:2018年第9期 
上一篇:职工岗位设置的法律风险
下一篇:问答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