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地方政策

北京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机会与挑战

作者:易宪容     
内容摘要: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的财政投入是其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一线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水平低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11月22日,北京发布2022年房产投资规划报送通知,要求扩大居住用地与住房供应,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加快推进公共租赁住房、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建设。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截至11月1日,北京市已累计开工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项目48个、房源约6.6万套,非居住类改建项目已实施13个、3822套(间)。

  11月23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又公布,顺义首批商业办公用房改建宿舍型租赁住房项目获批,原则同意天竺万科中心D座、万科28街区2#楼商业办公项目改建宿舍型租赁住房项目等。

  早在2017年,十九大报告就提出大力发展中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当时,企业和市场就对此十分热情,认为这可能是住房租赁业快速发展的机会。不过,由于当时各城市还是沿用房地产开发的老路,希望通过金融杠杆撬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结果市场不但没有发展起来,反而乱象丛生。

  所以,“十四五”住房规划将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列为“重头戏”,要求各城市具体落实。比如,上海确定“十四五”期间新增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间)以上,达到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45%左右;这个指标在广州和深圳分别高达45.8%和45%以上。可见,地方政府对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的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2021年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基本性质和顶层设计得以正式确定。

  此次,北京市政府更是多措并举,除了新增建设,还鼓励通过“非改租”盘活存量——这种方式建设周期更短,能够快速扩大供应。

  “非改租”就是将低效闲置的厂房、商场、写字楼或酒店等非居住建筑改建为租赁住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也是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重要部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数字经济时代,工业化模式下建设的厂房、商场、写字楼和酒店大量闲置不可避免,但除非政府愿意接盘并对投资成本进行合理补偿,否则这些闲置房产持有者将其改建为租赁性住房的意愿可能不高——在租金收益率低的情况下,持有者能否收回投资成本是相当不确定的。

  此外,由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的核心是保证中低收入者的基本居住条件,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保证财政投入的有效性、租赁性住房分配的公正性及租赁性住房运作的市场化。

  一般来说,公共租赁住房应完全由政府定价,并对租客收取象征性费用。而个人持有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造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由于这个市场刚刚发展起来,相关制度安排和法律准备不足,因此,也不能够完全由市场定价,要通过制度安排把租金限制在租客中位数收入30%的水平之下,而不是以整个市场的住房租金房价比水平及整个社会居民收入中位数水平来设定。

  由此可见,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的财政投入是其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而一线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水平低也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标签:2021年第12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