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叮咚买菜承载的是老百姓最基础的生活需求——吃。
可就是这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家常事,背后承载的却是保障全民顺利复工复出的基石,因为吃饱吃好,大家才能撸起袖子加油干。
全员行动保民生
这场疫情大考,让叮咚买菜声名在外。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叮咚买菜全国600多家前置仓坚持不打烊不涨价,送菜到家。从业务数据来看,叮咚买菜大年三十订单量同比增幅超300%,每日新增用户多达4万人,在巨大需求背后,叮咚买菜的供应链及运营服务能力也面临极大挑战。
疫情发生后,叮咚买菜第一时间在内部成立了三个工作小组,分别是保安全战斗、保供给和保配送小组。
安全战斗是基础,叮咚买菜首先要保证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配送小哥的安全。他们安全,才能保证老百姓吃菜安全,才能保护城市安全。为此,公司根据总部大楼、大仓和前置仓的不同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消毒要求与物资配备。以前置仓为例,升级前置仓消毒和测温措施,每个前置仓配备体温计、口罩、消毒液等;前置仓加强消毒和巡检频次;配送箱每天早晚各清洁、消毒一次;确保供货来源合法合规,确保产品品质安全。在公司的严格要求下,叮咚买菜没有一例大仓或者前置仓工作人员感染的案例。
在供给上,为解决春节假期及疫情带来的货源匮乏问题,公司100多位采购人员驻守在江浙、山东等全国数个批发市场和农业基地,加大采购量。上海市场疫情期间,叮咚买菜保证蔬菜日均供应量超过400吨,猪肉日均供应量接近30吨。每天为全国市场供应蔬菜1000吨。
此外,为保障充足的配送能力,春节期间,叮咚买菜75%的配送小哥、前置仓和总仓工作人员全部在岗,为抗击疫情尽职尽责。叮咚买菜前置仓的小哥最高纪录为:2月累计配送16.38吨生鲜食材,相当于4辆满载生鲜的小货车的重量。而面对2月人手不足的情况,叮咚买菜还联合一些餐饮品牌发展“共享员工”,既帮助部分餐饮行业缓解因人员待岗而产生的企业成本压力,也确保了叮咚买菜有更充足的人力满足市民送菜到家的需求。
同时,面对市场w供不应求的现状,叮咚买菜灵机一动,协调餐厅将半成品菜、预制菜放在平台上供应。
同时推出过年菜专区,春节期间增加盆菜、快手菜,进一步扩充品种、增加供应,让消费者在家简单加工,就能做出三餐。
产地直采助力传统农业转型
叮咚买菜从成立之初就坚持产地直采,目前生鲜直供产地达350个,产地直供供应商超5 0 0 家。今年6月,北京突发疫情,得益于产地直采优势,叮咚买菜第一时间宣布紧急从河北、山东、江苏等地增调蔬菜及水产品支援北京,满足北京市民的民生需求,为北京市场平均每日增加30吨直采蔬菜以及6吨水产,并且全部实现产地直供,不通过农贸批发市场调货。
能够迅速调货满足消费者的背后是移动互联、物联网、智能算法、自动化等技术及先进设备的综合运用——生鲜易损、供应集中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可确定的、可控的供应链,以及品质确定、品类确定,才能站在解决商品从原产地到餐桌的一系列难题,而叮咚买菜已经实现从产地直供、运输、仓储到配送,人、货、仓三者之间的最优化匹配。
叮咚买菜果蔬大仓员工正在进行分拣
目前,叮咚买菜生鲜商品数量已超1600个,产品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品大类包括优质蔬菜、水果、水产、肉禽等。借助强大的智能化物流和配送体系,叮咚买菜可实现全国10个城市送达。今年以来,赤水冬笋、烟台樱桃、盱眙小龙虾和云南文山牛肉等已成为叮咚买菜上的“爆款”。
以赤水冬笋为例,在叮咚买菜到来之前,它被“雪藏”了好多年。
赤水冬笋营养丰富,质嫩味鲜,是赤水“饮食三绝”之一,但由于地缘限制,了解它的人为数甚少,不仅是销路难打开,卖不出好价钱更让农民头疼。2019年,在上海援黔干部的带队之下,叮咚买菜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近150吨赤水冬笋的采购量。今年,叮咚买菜还将通过产地直播等形式助农纾困,继续加大赤水冬笋的采购和销售,预计比去年销量提升30%以上,规模超过200吨。
技术驱动传统农业升级,让包括叮咚买菜在内的一批新零售企业成长起来。随着规模不断增长,有更强能力倒逼上游提高品质和服务;中间环节被优化,供应链数字化、精细化、高效率。以前大家担心冬天吃不到新鲜蔬菜,如今云南的蔬菜只要33个小时就可以运到上海。
叮咚买菜前置仓正在工作的员工
政企合作让企业复工复产更迅速事实上,在叮咚买菜全力保证为市民供菜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比如,为能帮助叮咚买菜在上海松江的大仓尽快落地,在政府的协助之下,叮咚买菜只用三天时间便顺利建立了一个仓储基地,保证了居民的生鲜供给。为了让100名相关工作人员顺利入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政府又协调周边居委会等,保证工作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同时,为了外地配送供给的顺利进入,政府相关部门也积极协助供应链的运输问题。
叮咚买菜制定了针对性的消毒要求
人们常说,卖菜表面上看是消费互联网,其实是产业互联网,背后是庞大的农业产业,而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和新零售的试验田上,生鲜电商正迎来“最好的时候”,叮咚买菜也同样在这个最艰难的春天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