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从“面子消费”到“精打细算”

2025-8-23    作者:石海娥    来源:    

  一场关于消费逻辑的变革正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发生。这场变革绝非简单的消费降级或预算紧缩,而是一次从价值观念到行为模式的全方位重构——消费者开始用“理性计算”替代“面子消费”,在这场变革中,消费方式的变化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剖开了传统商业模式的脆弱之处,同时也为敏锐的企业家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全新坐标。

  从“拼店经营”的灵活求生,到“住学术酒店”的精准需求,再到“性价比”与“悦己”共存的消费理念,消费观的重构开始改写市场的游戏规则。

  花合适的钱买超预期的东西


  “先别下单,我看看有没有团购券!”这应该是现在大部分人出去吃饭时都会出现的情景。娟子熟练地打开手机比价,然后在外卖平台用100多元买下原价200多元的菜品,省下的钱能额外加2份甜品——这样的消费场景,正在成为现代人的消费日常。


  《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60%受访青年在购物时会主动比价,41%甚至“逢买必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65.6%,低于2023年的68.3%,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品牌溢价和“面子工程”,而是更注重物品的实用价值。

  当消费者开始用“投资思维”对待每一笔支出,用“情绪价值”衡量每一次购买,用“社会责任感”评估每个品牌时,传统的消费层级划分会逐渐被打破,新的消费层级不断涌现。

  过去,消费层级主要依据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来划分,而在新的消费场景中,消费者的价值观、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等成为影响消费层级的重要因素。一些追求性价比和实用性的中低收入消费者可能会选择“奋斗者套餐”等消费模式;而注重品质和文化体验的高收入消费者可能会被学术酒店等特色消费所吸引。消费层级的变化使得市场边界更加模糊,也为企业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策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另一个现象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系统优化消费清单,比如王萌萌。她每月的固定支出为2350元,系统清晰记录了她的每项支出:服装月租盒399元、宠物用品定期配送288元、有机蔬菜周配258元、电子书会员35元、音乐平台15元、电影网站25元、云存储6元、健身App会员89元,以及各类软件服务订阅。这些看似零碎的支出,通过系统优化后,反而帮她规避了冲动购物带来的浪费。

  “感觉就是花小钱办大事。”不止王萌萌,很多消费者都开始学习用系统优化消费清单,在这样的消费理念下,“性价比”被重新定义为“性能×体验÷价格”的综合指数。

  《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指出,38.8%受访者会选择“价格适中但品质口碑佳”的商品,仅12.5%的受访者表示会盲目追求低价,45.7%的受访者认为,“愿意花合适的钱买超预期的东西”。

  “消费决策已从‘面子驱动’变为‘价值驱动’,消费者要的不是便宜,而是‘物超所值’。”红餐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欣说。

  企业小步快跑


  面对消费观念的转变,企业被迫调整策略。一方面,头部品牌开始推出平价产品。比如某高端化妆品集团,推出价格亲民的副线品牌,主打基础护肤,成分与核心产品相近,但包装简化,价格仅为原来的1/3,产品上市后迅速占领中低端市场。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需求,比如惠选订房的创新方案。


  在惠选订房的平台上,无论是通过App还是小程序,操作流程都十分简便。用户只需输入诸如位置、期望的星级、心仪的房型以及预期价格等关键条件,平台便会凭借强大的大数据和AI智能系统,快速为用户推荐出价金额,这个金额通常是市场均价的50%—80% ,当然,用户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心理价位自行修改价格。用户确定好价格并提交相关信息后,平台会立即将订单派发给符合条件的众多酒店。

  酒店接收到平台推送的订单后,会根据当前的入住率、人员、成本等因素决定是否抢单。一旦抢单成功,用户就能收到平台生成的核销码,并凭核销码前往酒店办理入住手续。

  二手经济的繁荣也是消费观念转变和企业战略调整的表现。在广州太古汇,爱马仕专卖店门前冷冷清清,二手奢侈品线下体验店却人头攒动。在这里,一款原价15万元的香奈儿经典款,经过认证后以6.8万元的价格流转到新主人手中。贝恩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二手奢侈品交易规模突破800亿元,Z世代贡献了60%的交易额。这一现象背后是消费者心态的转变: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人们更看重物品的保值性和实用性。

  企业也开始向二手市场聚集。“ 红布林” 等平台提供“ 以租代售”服务,用户每月支付包包原价的2%—5%即可租用:“寺库”推出“奢侈品托管投资”服务,帮客户买卖藏品并分享增值收益:“只二”

  平台定期组织会员沙龙,让买卖双方交流物品故事。“我买了一只LV旅行箱,卖家给我讲了带它环游世界的经历,这比单纯买个新箱子有意义多了。”一位买家说。

  新的消费理念下,钱更难赚了,不过,那些深耕技术、抓住痛点的企业仍然能获得市场:小米用性价比打开市场,泡泡玛特靠情绪价值创造收益,鸿星尔克凭社会责任感赢得口碑……重视用户、寻求认同,才能让年轻人心甘情愿地花钱。

  消费理念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消费潮流光谱。当消费者放弃星级酒店,住进“学术酒店”和“新型养老院”,泡着“工疗温泉”,吃着“奋斗者套餐”,甚至用医院康复科替代健身房,企业也要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新驱动”,推动行业生态从“规模扩张”到“质量精进”。


上一条

没有了

下一条

拼店经营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