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文创口红销售额轻松破亿元、养生欧包月销超50万件、《黑神话:悟空》带动文旅项目客流量激增30%、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拉动同系列文创销售破千万元……一系列现象级商业成果的背后是中国文化的强势“出圈”。
近年来,“新中式”文化正在重构中国消费市场的底层逻辑,为经济发展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在产业层面,“新中式”构建起完整且活力充沛的产业链。在上游,传统文化资源被深入挖掘、整理与再创作,为产业筑牢根基;在中游,这些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家居、服饰、文创等诸多领域;在下游,“新中式”产品借助线上线下多元渠道销售推广,带动物流、营销、零售等行业协同发展,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持续为经济增长输送动力。
消费数据直观体现了新中式的热度。在服饰领域,2024年,中国国潮服饰市场规模在2200亿元以上,预计2025年将达到2500亿元。餐饮行业同样火热,预计2025年,中式快餐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9144亿元,同比增长12%;新茶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中式糕点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可达3518亿元。
在国际交流中,“新中式”文化更是展现出强大的软实力。“新中式”
时尚频繁亮相国际时装周,李子柒通过非遗作品讲好中国故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海外市场收获了大批粉丝……这些创新性尝试不仅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为国内相关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未来,随着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新中式”文化还将催生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式”浪潮下,品牌和企业应把握机遇,积极创新,拥抱“新中式”文化带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