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文化
+

谁在诠释“后浪”的青春

2020-7-17    作者:夏莹    来源:    

  2020年的五四青年节,弹幕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的广告宣传视频——《后浪》突然火爆,话题度之高超乎制作方的想象,但其被谈论的内容却超出了制作方原有的意图。它如同一个观看时代的显微镜,让那些隐藏在时代背后的种种不可见的问题显现出来,比如代际差异、新一代人的焦虑等。

  《后浪》用语言做了一次符号区隔。“前浪”和“后浪”成为代际之间新的命名。但这种命名是否意指一种真实的区分?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在我们这个媒介泛滥的时期,媒体最擅长的正是制造一些“超真实”,它总是能以影像的方式为大家呈现出一个个比真实还要真实的场景,正如在《后浪》视频当中,那些灿烂和美丽的笑容,那些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些绚烂的成功,彰显的并不都是今天年轻人真实生活的写照。其背后显然隐藏着消费主义的“阴谋”——《后浪》作为B站的一个广告和宣传片,它正在用符号的区隔建构一个更精准的目标消费群体,并通过这种超真实的青春故事吸引更多人产生对消费主义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

  当然这并非B站制作这个广告的目的。从小众视频网站,到近年来蓬勃发展,B站此次是试图实现向大众化网站的转变——这正是亚文化在资本运行下特有的命运。亚文化以他们独特的面貌出现,总是带着一种反流行的姿态去解构主流,诠释一种新的路线。例如二次元和动漫群体的形成,都带着一种对抗大众文化的天然张力。B站也是如此。最初,要通过考试方能成为B站用户,这意味着它并不是以吸引最大客流量为目的,而是彰显自己的独特性。但是,大多数亚文化的最终命运都是被主流文化收编,这大概是资本逻辑渗透进文化生产之后,亚文化的宿命——亚文化会迅速以它的特质来猎取商业价值。B站这一转变最终会让它变成一个和其他视频网站雷同的大众网站。

  当然,《后浪》在此时此刻受到中国民众的普遍关注,或许还隐藏着更多的历史背景。青春,严格说来,是一个文化概念,它并不指向一个特定的生理年龄,它是一个在不同时代当中拥有不同内涵的名称。五四时期的《新青年》开启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声,那股“少年强则中国强”的呼喊,充满对一个新时代的呼唤,在不同时代,每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期间都会有这种呼唤。今天,全球疫情肆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结构注定要在后疫情时代发生重要的历史性转折,在这一时刻,《后浪》获得如此多的关注,正是说明:我们期待着一个富有理想的青春时代的再生。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