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阳市和平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和平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秘书长田川组织会员代表到和平区残疾人基地慰问
个体工商户虽小,却是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承载着千家万户的生计,也连接着百姓最朴素的幸福。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区,一群“服务专员”正悄然织就一张有力的支持网络。他们不是政府官员,却为个体户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他们不提供资金,却成为小微经营者融资路上的“信用桥梁”;他们不穿法袍,却坚定守护着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他们就是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全体工作人员。
精准滴灌:政策“直通车”开进小门面
“以前总觉得政策文件晦涩难懂,离我们这些小商户太遥远,现在协会直接送政策上门,还手把手教我们申报,真是帮了大忙!”在和平区经营特色小吃店的张老板感慨道。他的小店刚通过协会“点对点”指导,成功申领了小微企业房租补贴,大大缓解了经营压力。
政策红利只有精准触达才有生命力。协会构建了“区协会——街道分会——社区联络点”三级服务网络,组建专业团队通过线上政策速递、线下“政策大讲堂”、商户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将税费优惠、创业补贴、稳岗扩岗等政策精准“翻译”成个体户听得懂、用得上的干货。
协会秘书长田川在政策服务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了解商户实际需求,根据反馈优化政策服务方式。为确保政策宣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田川组织团队对政策进行分类整理,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个体工商户制定个性化宣讲方案。去年一年,协会共开展政策宣讲会40余场,覆盖商户超3000家,协助办理各类补贴申请逾800件,让政策的“及时雨”真正滋润到个体经济的“田间地头”。
融资破冰:为小微经营注入“源头活水”
资金短缺一直是悬在众多个体户和小微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和平区某文化创意工作室负责人李女士对此深有体会:“有订单,却缺流动资金扩大生产,跑了几家银行都碰壁,差点错过发展机会。”协会了解情况后,迅速将其推荐给合作银行,并协助其完善经营流水等资质证明。一周后,李女士成功获批20万元信用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为帮助更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协会主动架设“银商鹊桥”。一方面,全面摸排会员融资需求,建立动态融资需求库;另一方面,深化与区域内多家银行的战略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开发更契合个体、小微经营特点的“光彩贷”“商户快贷”等专属金融产品。协会还发挥组织优势,通过组织信用培植辅导、提供增信推荐等方式,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痛点。近两年来,协会已累计帮助个体私营企业对接融资超1.2亿元,有效疏通了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
法治护航:为个体经济撑起“保护伞”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协会将法律维权服务作为核心职能,聘请资深法律顾问团队,设立会员法律服务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
去年,某餐饮商户遭遇恶意职业索赔,协会法律顾问迅速介入,依据《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据理力争,最终帮助商户驳回不合理诉求,避免了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协会秘书长田川组织编写了《个体工商户法律风险防范手册》,涵盖常见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发放给会员学习参考。同时,带领协会积极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司法局等部门,定期举办“法治体检进商圈”“以案说法”等专题活动,提升会员法律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2024年,协会共处理各类法律咨询与纠纷调解案件近30起,成为会员信得过、靠得住的“法律盾牌”。
聚力赋能:打造个体经济“成长共同体”
服务不止于解决难题,更在于赋能成长。协会积极搭建多元平台,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内强素质、外拓市场。
在技能提升方面,协会紧跟新经济、新业态,定期组织电商运营、短视频营销、现代服务技能等免费或公益性培训,助力会员拥抱数字化浪潮。协会去年举办的“直播电商实操训练营”场场爆满,许多商户通过培训掌握了直播带货技能。
在交流合作方面,协会按行业或区域划分小组,组织会员沙龙、供需对接会等活动,促进信息互通、经验共享、业务合作。某连锁便利店企业通过协会组织的交流活动,与本地优质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降低了采购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在风采展示方面,协会持续开展“光彩之星”“诚信经营示范店”等评选活动,树立标杆,弘扬正能量,提升个体私营经济整体形象和社会认同感。这些活动不仅激励会员积极进取,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消费参考,促进了市场的良性发展。
“个体私营经济是区域经济最活跃的‘细胞’。”协会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聚焦会员所急所需所盼,在优化服务举措、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上深耕细作,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金牌店小二’,为和平区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贡献协会力量。”
从政策落地的“推动者”,到融资难题的“破冰者”,再到权益保障的“守护者”与能力提升的“赋能者”,协会以扎实、精准、温暖的服务,生动诠释了“娘家人”的深刻内涵。在服务个体私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协会正以坚定的步伐,助力万千“小店”点亮城市繁华之光,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