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 > 管理
+

管理者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2025-4-20    作者:霍辉    来源:    

管理者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职场中,管理者常常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项目交付的紧迫、业绩预期的压力、同级的推诿扯皮、团队成员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组织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等,都可能成为管理者情绪失控的导火索。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下案例或可借鉴。


  12秒快速调节情绪


  林主管在一家公司负责人事行政工作,公司规定每个月20日发工资,可总有些部门拖后腿,不能按时提交考勤、绩效评价等资料,导致工资延发,员工怨声载道。新上任的人事总监不仅在大会上批评林主管办事不力,还罚了她200元,林主管觉得很委屈,当场和总监吵了一架。


  吃一堑长一智,这件事发生后,林主管开始注意工作留痕。与各单位口头沟通的内容,她会在沟通软件上再次以文字形式确认,尤其是时间节点、工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关键信息,免得事后推诿扯皮。

  再次被甩锅时,林主管先深呼吸,缓解愤怒的情绪,使身体放松,然后拿出证据,给总监看自己催交材料的记录,让总监了解,不是自己办事不力,而是因为别人交得晚。在真凭实据面前,总监明白了责任在于谁,也就不再追究林主管的责任了。

  林主管的方法实际上是心理学上的“12秒效应”,即由某件事引起的暴怒情绪持续时间往往不超过12秒,过了这段时间人们便能恢复平静。在这12 秒内,如果能有意识地中断情绪反应,给大脑留出思考的时间,就能避免情绪过度宣泄,以更理性的方式应对问题。林主管采取的深呼吸法就是一种很好的中断情绪反应的方式,让自己迅速冷静下来,再客观地处理问题。

  除了深呼吸,冥想也能帮助管理者快速平静内心。找一个安静的角落,比如厕所、车里,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当下的感受,排除杂念。哪怕只是短暂的几分钟冥想,也能让管理者在忙碌的工作中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挑战。

  持续记录情绪日志


  孙部长在公司里以脾气火爆著称。他能力出众,但对工作要求极高,一旦下属的工作成果不符合他的预期,他便会大发雷霆。他曾经让下属把一个PPT改了28遍,让下属改到“生无可恋”。在他的团队中,员工们每天都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点燃了孙部长的怒火。一个新入职的95后年轻人因为一个小问题被孙部长厉声训斥,第二天就提出离职,这让孙部长陷入了反思,他意识到自己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改变自己。


  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孙部长开始写情绪日志。每天工作结束后,他会抽出15分钟回顾当天的工作场景,详细记录自己情绪波动较大的时刻,包括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自己的情绪反应是什么、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什么。例如,他发现一位下属的方案中存在多处数据错误后立刻火冒三丈,对下属一顿斥责。在情绪日志中,他记录下这件事,并反思自己之所以如此生气,一方面是因为对工作质量要求高,另一方面是担心自己在汇报提案时被否决。

  通过持续写情绪日志,孙部长逐渐察觉到自身情绪变化的规律。他发现,当工作压力较大、时间紧迫、下属屡教不改时,他的情绪更容易失控。于是,他开始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改善措施。比如针对时间紧迫带来的焦虑问题,他开始细化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将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可管理的子任务,按照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排序,明确每一个子任务的责任人、完成时间,以及过程跟踪时间与方式,这样就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避免了不能掌控进度而产生焦虑和压力。

  此外,他还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贴了一张写有“忍”字的白纸,想发怒的时候,就看看这张纸,心里默默提醒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以往他习惯直接指出下属的错误并严厉批评,现在他学会了先肯定对方的努力和优点,然后用询问的方式引导下属自己发现问题,这种沟通方式既让下属感受到尊重,也给了他们反思和成长的空间。

  情绪日志就像一面镜子,让孙部长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而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情绪,如今团队的氛围逐渐变得轻松和谐,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大幅提高。

  ABC 情绪理论


  李总监是一家电商的技术总监,每年618、双11都是他压力最大的时间。有一年,618大促刚开始,公司的服务器因访问量激增而宕机,页面卡顿,客户提交不了订单,李总监带领团队处理了半个小时也没能解决问题,这让他特别焦虑,感觉天都要塌了。


  老板安慰李总监说:“现在暴露出问题是好事,要是在客流量更大的双11崩盘,那才是灾难呢,现在是检验系统的好机会,还能让团队积累宝贵的危机处理经验。”

  李总监心里总算好受了一些,他迅速调整心态,带领团队投入修复工作中,大家齐心协力,平台逐步恢复正常。事后,李总监发现公司实际损失并没有预想的那么严重,因为平台设定了7日保价,所以很多客户在618大促之前就完成了支付。

  三个月后,更新后的系统上线,即便在双11流量峰值期也没有崩溃过,李总监团队编写的《系统应急预案手册》还成了公司年度最佳管理实践成果。

  李总监之所以能快速摒弃负面情绪,背后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的ABC 情绪理论在起作用,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Consequence)并不是直接由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信念B(Belief)决定的。

  认知的改变会进而影响行为。持有合理信念的个体更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应对问题,而不是陷入消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举一个例子,当一个人在工作中遭受到领导的批评(A),如果他认为这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B)而引起的,可能会产生沮丧和无助的情绪(C);但如果他的认知发生改变,面对领导的批评,不再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而是把它当作成长机会,就会更主动地与领导沟通,了解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计划,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改变思维方式,重新审视问题,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情绪也会随之转换,也就能从困境中找到新的机遇。


上一条

没有了

下一条

活用老员工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