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文化
+

节日电影:超真实的幻像

2022-3-19    作者:夏莹    来源:    

  作为强烈依赖资本运营的艺术类型,中国电影正在收获一种独特类型片的创造模式带来的红利:这就是“节日电影”。

  2月9日,尽管正月十五还未到来,春节电影市场的票房却已过百亿,创造了用时最短(仅用40天)达到百亿票房的记录。仅2月14日(情人节)当天,就收获了2.6亿元的票房。事实证明,尽管今年春节档电影受到了媒体人的一片恶评,但观众仍旧会为“烂片”埋单。

  在今天这样一个短视频流行的时代,接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并没有发展成新生代需要宁心静气、严肃认真地加以对待的“古典文学”,而是被塑造为节日消费的新民俗,这反而让电影获得了从未有过的蓬勃。

  这一现象的出现,彰显了两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其一,当下新一代人的文化消费正在从“无声的文字”向“有声的影像”转变。这一消费习惯的逐渐养成,带来的不仅是文化创造模式的改变——即撰写文字的人,不得不关注文字如何获得它自身图像化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一群只习惯于用图像和影像来进行思维和理解世界的新生代。其二,在各色节日当中,电影消费记录的不断刷新也显现出当下中国社会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速。城市化带来的钢筋水泥的世界正在让人们原本丰富的节日生活变得日渐单一,此前,诸多节日民俗,诸如鲁迅先生笔下写的社戏、祝福等,抑或自然村落中的节日集市,都在再造的城市当中无法存活。

  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对于今天的新生代而言,无论是西方的节日还是中国传统节日正在转变成一个个空洞的概念,圣诞节、新年、春节、元宵节、情人节仅仅是名称上的不同,其所指的内容竟然毫无差别:一个短暂的假期、一段丰盛的晚餐与一场电影。

  节日内涵的雷同化,彰显出当下人们生活的抽象性。而在掩盖这一生活之乏味性的诸多节日消费当中,电影必然成为首选。

  节日电影,正在发挥着商业化电影原本的基础功能:即梦工厂的生产与消费。在黑暗的电影院中,观众三五成群地吃着爆米花,投入与抽象的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故事中,如同做了一个美梦。在其中,人们可以心潮澎湃,可以惊心动魄,可以嬉笑怒骂,可以失魂落魄,但两个小时过后,一切恢复如常。电影总会给人一种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平安无事的舒适感。

  节日电影正在构成一个比真实还真实的超真实的幻象,一方面抵御城市化生活中的抽象枯燥,另一方面,却又增加了人们对于这一抽象生活的容忍度。

  因此,尽管节日电影可以涵盖不同的传统电影的类型片——甚至为了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特别需要让电影类型多样化——但这些类型片的呈现方式与宣发方式都不得不受到节日电影类型的规约:比如2022年春节档的《笨小孩》与《四海》,就其故事类型与讲述方式都并非喜剧片,但为了迎合节日票房,特别加入了喜剧演员及喜剧元素,并在宣发的短片当中将全片仅有的喜剧元素拼接起来,呈现出一个轻松的表述方式。这种略带消费“骗局”的策略,其背后的原因正在于该电影作为节日电影类型的无奈,这一无奈最终也成为日益被剥夺了丰富的节日生活的城市居民不得不接受的一种观影感受。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