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 地方政策
+

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思路

2021-10-17    作者:易宪容    来源:    

  2021年9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中宣布,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这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步伐将迈得更大。

  北交所的前身是2006年开始运行的“新三板”,“新三板”对企业进入的要求很低,开业两年便可进入市场,没有涨跌停板限制,所以主要是专业投资者参与交易。截至2021年9月5日,“新三板”公司按质素分为精选层、创新层、基础层,分别为66家、1249家、5977家。北交所是以精选层为基础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平台,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成长后可转板到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

  设立北交所的目的是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 截至2020年底,全国各类企业总数1500万多家,其中中小企业占99%以上,他们上缴利税占 50%,创造了占国内GDP 60%的产品和服务,占据企业技术创新的75%以上,提供了城镇就业岗位 80%以上,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北交所的思路是,按照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体平移精选层基础制度,坚持北交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

  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证券发行注册制。这样,北交所将与上交所、深交所在股票融资服务上采取错位发展的方式,即北交所的融资服务定位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让创新型中小企业得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助力。

  北交所在新三板制度规则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比如,平移了新三板精选层的上市条件,同时试点注册制。平移新三板精选层的发行条件,设置了市值条件和财务条件的四套标准:标准一侧重财务指标,市值起辅助作用;标准二侧重关注市值标准,适应盈利模式清晰、业务快速发展的企业;标准三针对具有一定研发能力且研发成果已初步实现业务收入的企业;标准四主要面向市场高度认可、研发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未盈利企业。同时,北交所试点注册制,将建立北交所审核与证监会注册各有侧重的审核流程,强化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明确中介机构责任。

  为解决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问题,北交所就发布主体等做了调整,包括:实行30%的价格涨跌幅限制,给予市场充分的价格博弈空间,保障价格发现效率;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实施临时停牌机制,即当盘中成交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60%时,盘中临时停牌10分钟,复牌时进行集合竞价;买卖申报的最低数量为100股,每笔申报可以1股为单位递增;单笔申报数量不低于10万股或成交金额不低于100万元的,可以进行大宗交易。同时,还为引入做市机制,实行混合交易预留了制度空间。为降低投资者门槛,《北京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个人投资者资金准入门槛为证券资产50万元,机构投资者不设置资金准入门槛。

  北京证券交易所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通过现有的制度安排发现和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对此还得拭目以待。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