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 > 家族企业
+

“新地”隔代继承幕后

2020-11-24    作者:楠乡    来源:    

  对于一些家族企业来说,传承是一条绕不过去的荆棘道路。或因财权分配不均导致手足相残、子女反目;或因下一代继承者养尊处优,未能延续上一代吃苦耐劳又敢于创新开拓的精神,无法带领企业进一步发展;再或者继承者急于求成,希望尽快摆脱上一代的影子导致企业扩张过急、伤筋动骨。


“新地”隔代继承幕后

新鸿基地产


  总而言之,无论什么原因,企业一旦在传承问题上安排欠妥、准备不足,就很容易导致企业出现问题,使得上一代辛苦创立的商业帝国陷入风雨飘摇之中。香港最大地产发展商之一的新鸿基地产(下称“新地”)就曾一度因传承问题陷入困境。

  第一继承计划落空


  1958年,郭德胜与冯景玺、李兆基创办了“永业企业”,其商业模式是买下旧楼,翻新之后再重新卖出去。彼时“三兄弟”一改传统地产业经营方式,推出“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方式,受众面极广,生意十分火爆,所建楼宇均销售一空。五年之后,永业在地产业站稳了脚步,后更名为“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拥有40%股份的郭德胜出任集团主席,年纪最小,拥有股份30%的李兆基则出任副主席兼总经理。1972年,新鸿基地产股票正式上市,合作了十余年的“三剑客”


  也于此时分手,新鸿基成为郭氏的独家品牌。

  “合久必分”的规律让郭德胜清晰地意识到家族传承和长久延续的重要性。因此他从很早就开始在家族内挑选继承者。和大多数一代更习惯选择儿子做继承者不同,郭炳湘首选的继承者是长女郭婉君。

  郭婉君学成回港后,郭德胜先安排她到冯景禧主理的新鸿基证券有限公司工作,让她学习冯氏的管理及经营专长,培养和发展路径都是按照“新地”继承者的模式实施的。遗憾的是,未及“继位”,郭婉君就因病去世了,郭德胜伤心之余不得不对继承计划进行调整,开始着力培养学成回港的长子郭炳湘。

  但这一次,郭德胜并未将郭炳湘安排进和“新地”有关联的任何一家公司,而是让其去了胡应湘的合和集团实习,希望通过“易子而教”的模式让他学习胡氏的专长和管理技巧,得到和郭婉君不同的磨炼。

  事实上,这是郭德胜考量良久的培养计划:继承者加入管理层之前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求学、实习及培训等等,其过程可长可短,可以在别人的公司进行,也可以在自己的公司进行,形式相当灵活;若在自己的公司进行,就必须从低层做起,目的是考验继承者的意志和毅力。

  适时调整是关键所在


  郭德胜要求子女事必躬亲,除了每天超过常人的高强度工作,还要参加大小会议,随时全面了解和跟踪企业的决定和动向。即使周六日和公休假期,郭德胜也会带领他们走进工地,跟进各个工程的进展或巡视地盘。郭德胜的育儿理念是,绝不给他们留太多钱,但一定要协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商业网络和社会地位,因此,他经常带领子女出席重大社交场合,帮助他们积累人脉和知名度。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88年底,健康每况愈下的郭德胜辞去“新地”总经理一职,只保留董事局主席的位置,郭炳湘正式接任总经理一职,次子郭炳江及三子郭炳联则分别出任副总经理,幼女郭婉仪出任财务部副经理。至此,“新地”完成第二阶段的接班安排,希望四位子女能同心协力,为“新地”的进一步开拓和发展做出贡献。

  四位二代接任初期确实不辱使命,尤其是兄弟三人,曾一度在业内被称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传承典范,“新地”在三兄弟联手经营的时间里,公司的总资产在郭德胜的基础上又翻了12倍,高达3000多亿港币。

  但随着“新地”越做越强,问题逐渐暴露。郭德胜安排兄弟三人致力于同一核心业务的初衷是希望三兄弟劲儿往一处使,用专注的精神让“新地”更专业,在业内更有话语权。

  或许最初它是最适合“新地”的继承模式,但在后来的日子里,三兄弟开始争权夺利,自2008年开始,“新地”内斗不和的新闻屡见报端。直至后来郭炳湘正式控告两个弟弟诽谤,一场新豪门恩怨正式上演,并最终牵出震动全港的“世纪贪腐大案”,“新地”市值两天蒸发400亿港币,股价十个月跌了73%,“新地”一时陷入哀鸿遍野的局面。最后,郭氏家族中郭德胜夫人邝肖卿及郭炳联、郭炳江站在同一阵线,暂停了郭炳湘在公司的所有职务,导致郭炳湘出局权力核心。

  2014年,这场风波最终以郭氏三兄弟及家人平分家产,郭炳湘辞任集团非执行董事画上了句号。

  如今看来,“新地”没有及时调整三兄弟负责的业务,导致三人无法规避利益冲突,也无法在不同领域各施所长正是造成“新地”陷入传承混乱的主要原因。

  三代意外上位


  2018年10月20日,郭德胜病逝,据报道称,郭德胜意外离世并未立下遗嘱,且三兄弟当时已反目成仇,为了应对仓促混乱的局面,三代继承者郭基辉被意外推上前台。


  郭基辉是郭德胜次子郭炳江的儿子,毕业于哈佛大学,还获得了MBA,是名副其实的海归高材生。郭基辉于2011年加入“新地”,彼时,因二代三兄弟反目成仇,外界都认为“新地”在代际传承上会呈现“青黄不接”的狼狈局面。

  为了尽快扭转局面,2012年,郭炳联长子郭颢澧、次子郭基泓和郭基辉站到了台前。最早加入的是郭基辉,2008年其加入“新地”之后负责香港和珠三角地区多个重要商住项目。随后是郭颢澧,自2010年起他和郭基辉一起在公司的策划、租赁、建筑和基建等各部门轮流工作过,目前负责香港新住宅项目的可行性评估和市场推广策划。彼时郭基辉和郭颢澧被任命为郭炳江和郭炳联的代理董事。

  郭基泓则在2011年加入“新地”,“新地”三代继承大业格局初步形成,新地“再度出现新的”三兄弟“

  格局。对此,“新地”公关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此次,“三兄弟”会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发挥所长,通过团队合作带领“新地”持续发展。可见,有了此前的经验,“新地”也意识到适时调整传承计划的重要性。

  新“三兄弟”如何担纲“新地”大业?“新地”高层给出的方案是——老臣辅佐,并从2012年起在保留郭氏家族掌控大局的基础上,对公司管理层结构进行多次重大调整。比如,在公司服务超过30年的两位老臣——执行董事黄植荣和雷霆,分别担任公司副董事总经理。

  黄植荣负责土地发展、规划、工程发展等工作,雷霆则负责物业销售、土地收购、商业租务,以及处理非核心资产等。此外,“新地”内部还设立了执行委员会,人员构成包含郭氏家族人士和老臣。

  执行委员会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郭氏兄弟给公司带来的影响,稳定军心。该委员会是“新地”的决策核心,主要负责制订业务政策,并针对重要业务及政策作出决定,与“新地”利益攸关。新“三兄弟”也是委员会成员,其他成员则是“新地”八名执行董事中的黄植荣、雷霆、邝准、董子豪和冯玉麟,核心人物基本全聚于此,当时郭基辉在内部被视为“太子”,新鸿基历来最大单项投资的上海徐家汇中心项目将使他根基稳固。

  目前来看,尽管香港经历过完整的市场周期,但百年内出现三代接棒的企业还很少。“新地”三代接棒虽然多少有点不得已的意味,但“新地”向来以稳健著称,对于新“三兄弟”来说,比起业绩,或许目前更需要关注的是内乱管控,期待“新地”能成为隔代继承的范本。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