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消费
+

扫地机器人市场潜力加速释放

2018-6-20    作者:石海娥    来源:    

扫地机器人市场潜力加速释放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压力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人迫切希望能从繁琐的家庭日常清洁事务中解脱出来,清洁类机器人,尤其是扫地机器人的市场潜力正在加速释放。
 
  捷孚凯(GfK中国)零售监测推总的数据显示,扫地机器人零售量五年复合增速高达51%,至2017年,中国扫地机器人零售量市场规模已达332.5万台,零售额达44.1亿元。捷孚凯(GfK中国)预测,2018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3.8亿元,特别是在很多一二线城市,扫地机器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入千家万户,成了家中必备的产品之一。
 
  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来说,可以完成清扫、吸尘、擦地工作的机器人都归为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在国内兴起的时间,大概是2010年左右,和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从百度搜索指数显示,2010年后,关于扫地机器人的搜索关注度呈现一路上升的趋势。” 智能家居产业分析师杜浩说。
 
  “因为在我国起步较晚,所以很多人对扫地机器人有所误解,认为它们都一样,就是扫地吸尘,但事实上,因为类型不同,每种扫地机器人适用的环境或者说擅长完成的扫地工作并不完全一样。”杜浩说,扫地机器人的类型比较多,按清洁系统可分为单吸口式、中刷对夹式以及升降V刷清扫系统式扫地机器人;按侦测系统来分,则可分为红外线传感和超声波仿生技术。比如单吸口式,它的清洁方式对地面的浮灰有用,但对桌子下面久积的灰及静电吸附的灰尘清洁效果不理想;升降V刷清扫系统式可以更好地将扫刷系统贴合地面环境,相对来说对静电吸附繁荣灰尘清洁更加到位;而中刷对夹式则更适合欧洲全地毯的家居环境,对亚洲市场的大理石地板及木地板微尘清理效果较差。
 
  虽然我国扫地机器人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随着我国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扫地机器人的销量成倍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显示,近几年来,我国扫地机器人线下销售情况比较稳定,但线上销售增速较快。2017年线下和线上的销售额分别为6.1亿元和50.6亿元,预计2018年我国扫地机器人线上销售额将近60亿元。”杜浩说,从前两年的终端用户特性来看,扫地机器人的受众群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具备一定经济偿付能力,其中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人均占比最高,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人群占比较高;二是用户普遍偏年轻化。
 
  市场秩序相对平稳
 
  “不过,近两年,这种情况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扫地机器人已经逐渐进入部分北方城市,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也开始使用。”杜浩说,促使其变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我国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21世纪初的不到7000元增长到2017年的25974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直白一点说就是,人们手里的闲钱更多了,因此高质量的生活环境需求将会更加强烈。”杜浩说。
 
  二是人均住宅面积的增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已由1999 年的 19.42 平方米增长到32.91平方米,上涨趋势仍将持续,对于居住环境的清洁工作不断加重。但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结构正逐渐向老龄化发展,60 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过 15%,预计到 2020 年达到 18%,2050 年将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在中国,劳动者年平均工作时间在2200小时左右,九成行业周工时超过 40 小时。人口老龄化,就业人员工时长,在家庭人口结构变少的情况下,清洁工作的替代便成为新兴市场发展的重要需求。
 
  三是二胎的到来。全面二胎的放开让很多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群体面临更为繁重的家庭琐事,他们急切希望将庞杂琐碎的家务事分担出去,所以家用清洁类机器人就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选择之一。
 
  扫地机器人在我国的增速发展,吸引了众多竞争者加入。据了解,中国仅去年就新增了数十个品牌。
 
  目前,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已涌现了上百个品牌。除了科沃斯、小米、iRobot等,还有海尔、美的等综合性白电巨头以及其他众多中小企业,甚至安防企业也在谋划进军扫地机器人市场。在刚刚过去的中国深圳2018 CE China展会上,安防领域巨头海康威视旗下萤石相关人员透露,萤石今年下半年将召开扫地机器人新品发布会,宣布进入扫地机器人市场。
 
  “扫地机器人产业进入白热化竞争局面比很多人想象得要快。”杜浩说,但相比其他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时期的混乱,这个行业目前呈现出的市场竞争秩序较为平稳。中国产业研究院分析显示,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企业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梯队集团:第一梯队以科沃斯和Irobot等拥有核心研发实力的企业为主,这部分市占率大约在60%至65%左右;第二梯队主要是国内早期从事ODM、转型较早的公司,在产品设计和制造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代表性企业包括福玛特、地贝和Xrobot等,市占率约为5%至10%;第三梯队主要是一些国外领先品牌,这部分品牌的技术研发实力优势明显,但渠道优势较弱且售后能力不足,以浦桑尼克、飞利浦和三星为主,市占率在5%左右;第四梯队为国内传统家电厂商,例如海尔、美的等,这类企业转型较晚,但拥有强大的渠道优势,后续发展空间不容忽视;第五梯队则以其他小企业为主体,目前占比高达20%左右,但其未来市场空间会逐渐被削弱,众多没有核心技术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的公司将会被行业整合或吞并。
 
  “总体而言,我国扫地机器人产业的各个梯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竞争虽然激烈,但未来发展方向却比较明确。”杜浩说,扫地机器人的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企业是指生产各种扫地机器人所需零部件的零部件供应商或材料供应商,其中,主要零部件包括橡胶轮胎、电机、电池、吸尘主机设备、旋转毛刷等。中游制造环节包括红外线传感机器人、超声波仿生机器人。下游则是大众最为熟知的商超、品牌专卖店、电商环节等渠道,未来,除了技术,该环节的竞争势必会加剧。
 
  功能升级成主流趋势
 
  众多品牌角逐扫地机器人市场,必然快速推动中国市场的火热及扫地机器人硬件的升级迭代和方案的更加完善、落地。未来,扫地机器人比拼的不只是硬件,还有软件和生态。
 
  “扫地机器人相比于传统吸尘器和洗衣机,在智能化程度上大大提升,增加了机器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其技术升级趋势从注重清扫功能过渡到清扫智能化,产品迭代历程强调以人为本。”杜浩说,在这个前提下,扫地机器人的未来发展主要以技术创新和功能升级为主。
 
  以拖地功能为例,带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产品比重近年来不断上升。根据捷孚凯(GfK中国)零售监测的数据,2015年,有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零售额在整体扫地机器人中的占比为31.8%,而到2017年,这一占比达到59.3%.2017年的拖地功能产品,通过对增压控流技术的运用和对产品恒压浮动的设计,更好地解决了拖地过程中出现的干湿分布不均、着力不均的产品功能瓶颈。
 
  “多功能、模块化集成也是未来竞争的利器。”杜浩说,在实现扫地机器人基本的扫地、吸尘、拖地等功能的基础上,扫地机器人本体可以平台化,即实现室内智能移动平台的功能,具备基本的避障、路径规划、软硬件交互接口等功能,而其他功能均以模块化的形式进行加载,给用户更多的自主选择余地,实现细分市场的拓展。
 
  借助语音识别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物品识别技术性能的不断提高可更有效地提高扫地机器人对家庭环境的融入程度,提升扫地机器人与家庭成员的智能交互能力。
 
  “未来,扫地机器人的业务能力甚至可以拓展到擦窗、打扫屋檐等,随着产品不断升级,产品渗透率和单价还有提升空间,所以,我国扫地机器人市场还有 5 倍以上的市场空间。”杜浩说。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