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好书
+

TOP5%领导的三个行为准则

2025-7-20    作者:越川慎司    来源:    

TOP5%领导的三个行为准则


《TOP5%领导者的高效管理秘诀》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作 者:[日]越川慎司

  准则1:开展工作不全凭干劲。TOP5%领导者能建立不依靠个人动机就能脚踏实地完成任务的机制。例如,不管员工有没有干劲,TOP5%领导者都会以45分钟为一个工作时段,防止员工出现身体和精神疲劳的情况。领导者给员工制订稍微高一些的目标,也是基于这种机制:目标过低,会让人松懈;目标过高,会让人失去干劲。TOP5%领导者擅长制订这样的目标,他们通过日常交流,了解每一位团队成员的能力和潜力,从而制订一个团队成员尽管有些勉强但有可能会实现的目标,并给予支持。他们还会设定一个“进度20%”的检验点,通过对进度20%的检验,就能减少在这之后返工、补救等低效率操作的产生。通过制订在进度20%节点上的检验机制,部分TOP5%领导者成功减少了74%的返工。


  准则2:依靠团队的力量不断创造成果。TOP5%领导者首先会丢掉“如何建立起组织”“如何不断解决问题”这些“如何做”(how)的问题,他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倾向于优先考虑公司、他人的期待。这意味着领导者要充分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长处、规避其短处,迅速感知复杂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也就是达到1+1=3,甚或大于3的效果。

  领导者应注重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寻求用更短时间创造更大成果的方法。但结果至上的评价制度也有漏洞。例如,为了达成目标,允许采用一切手段,因此容易产生不合规则、权力骚扰等行为,最终造成团队内部成员互相扯皮、互不配合。

  因此,日本公司采用终身雇用制、按工龄增加工资待遇的年功序列薪资体系,并在公司内部设置工会以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对于团队来说,目标不是“短期取得成果”,而是“长期不断创造成果”,而这就需要TOP5%领导者在组织中发挥作用。

  准则3:接受团队成员的短板。

  TOP5%领导者会准确把握团队成员的特质,协调各成员的优势和劣势,在较短时间内创造较大成果。在回答“最重视任务管理的哪一个方面”这一问题时,71%的普通领导者会回答“重视每个人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更加聚焦于团队成员的长处,根据成员的长处分配工作、分派任务。

  而TOP5%领导者综合评价团队成员“能做”或“不能做”的能力很强,对于同一个问题,竟有77%的TOP5%领导者回答“ 聚焦团队成员的短处”。通过调查,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区别:普通领导者看重成员的长处,而TOP5%领导者会聚焦成员的短处。

  当我们把“为了补足成员短板才去了解成员,为了弥补短板才借用能力强的员工的力量”这一假设问题向TOP5%领导者进行了求证。他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并不是要让优秀员工顶替业务处理能力弱的员工,而是意图在了解优秀员工的短板之后,让其他员工来弥补,从而将有产出能力的员工的成果提高2—3倍。

  提高年轻员工的能力也是必须的。但如果花费太多精力在这件事情上,就无法保证团队能持续创造成果。这种情况下,能帮助TOP5%领导者建构良好协作关系的就是人事部人才培养负责人。65%的TOP5%领导者每季度会和人事部人才培养负责人交流一次,并将员工在工作中所必需的基本能力的培训工作交给对方,自己关注的则是团队内部的整合,优化各成员的优势、劣势,以保持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来源:湛卢文化)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