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文化
+

《长津湖》与“长津湖”:革命战争电影的“代入”与“间离”

2021-11-13    作者:谢廷玉    来源:    

  今年的国庆档,电影《长津湖》以席卷之势横扫院线。该片以最大的诚意组建了顶尖的编导,演员阵容,展现了极高的影视工业水准,力图呈现那场发生于71年前,以其艰难取胜而彪炳于我军战史的战役。正因该片背后的历史底蕴如此丰富,所以评论这部电影,也无法仅仅局限于对编导、演技、影视工业的分析,而必须着眼于电影《长津湖》和战争“长津湖”之间的联系。

  “长津湖”究竟意味着什么?从历史的视角看,在这场战役中,我军在极端困苦,力量对比悬殊的条件下,以其高昂的革命精神和高超的战术水平重挫敌军,写就战争史上辉煌的一页,更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乃至历史走势有所撼动。

  时至今日,这一历史事件仍能吸引并打动无数观众,引发他们对历史问题展开思考:革命军队究竟具有何种特质,而这场发生于国门之外的战争又具有何种意义?

  对于这些问题,电影《长津湖》给出了有诚意的回答:一方面,该片以真实酷烈的战争场景凸显了革命军队的精神内核:无论是冰雕连、杨根思这些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英雄,还是伍千里、伍万里、雷公这些普通战士的缩影,该片都塑造得有血有肉,既有人性、也有革命战士的英雄气;另一方面,该片的“文戏”也同样别出心裁:宋时轮司令的讲话,以及以唯美镜头呈现出的长城等景观,无不提醒着人们这是一场保家卫国,不得不战的自卫战争。由此,电影《长津湖》成功地让观众实现了情感走向和思维立场上的双重代入,让他们与遥远的历史事件产生共鸣。

  然而,“代入感”虽然强化了观众的观影体验,却也不可避免地让该片招致了一些批评。

  例如,为了加强“代入感”,该片选用易烊千玺扮演“伍万里”一角,而且“伍万里”在影片前半段的形象完全是一个生活在赛博朋克年代的90后。这样的选角诚然做到了紧贴观众,给了观众“代入感”,然而却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50年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同时,该片未能塑造好我军政工人员的形象,虽然设置了“指导员”一角,但政治工作在片中几乎缺位,这就使得该片中草莽气的“兄弟情”要远大于经过了淬炼和升华的“革命战友情”……

  由此可见,一部革命战争电影不仅要做到“代入”,更要做到“间离”。正如有文化学者指出的:“电影拍到什么程度才叫成功了?很简单,它激起的观影体验不是看速九的快感,而是深深的辜负债务的歉疚。它让我们重新走出影院的时候面对秋日艳阳徒然恍惚,觉得现实是如此不真实……不要让观众爽,请让他们震惊,让他们看到岁月静好下面的粗砺的人类历史真相,让他们看到为了生存、尊严和承认要进行怎样的决断和拼杀。”

  当然,我们不必对《长津湖》过于苛责。毕竟,该片既试图勾连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关键性的历史人物,也试图勾勒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并塑造丰满的影视角色。在近年来的国产战争片中,上述种种尝试已经弥足珍贵,值得观众以包容、欣赏和鼓励的态度来看待。

  “往事从头阅,战火何时灭?天道永,星光澈,犹闻金鼓起,难禁衷肠热。秋宵雁叫图南偈。”愿你我能在这部影片中循着金鼓之声,共同回想那段硝烟岁月、思索其中的历史精神。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