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居家养老

2023-1-2    作者:石海娥    来源: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陈冬梅表示,居家护理既能降低护理成本,又能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国际上通行的养老方式。尤其在中国,家庭养老符合老年人的传统心理和情感需要,因此是我国主流养老模式。

  最理想的状态


  老伴去世后,老陈就去了儿子家,一是儿子不放心他独居,二是他接送孙女也更方便。“我有自己的房子和退休金,吃药看病也有医保,报销比例很高,不但用不着儿女的钱,还经常给孙女买这买那。节假日可以回自己的房子住,也可以和儿子一家三口或者自己的朋友出去游玩。”老陈计划明年把自己退休金的一部分拿出来给孙女报个舞蹈班。


  “我的朋友圈里,一半以上的退休老人都在居家养老、带孙子。”退休第二年,黄燕(化名)收拾行装,前往江苏照顾即将临产的儿媳妇。她知道,短期之内肯定回不了自己的家,所以提前将合唱团团长的职务移交出去了。在黄燕之前,合唱团已经先后有四位老姐妹因为带孙子成为“老漂族”(指为支持儿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离乡背井,来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的老年人),还有七八位老人因为照顾孩子经常无法按时上课。

  到江苏后,黄燕被儿子儿媳安排到当地老年人大学育婴护理专业接受培训,儿子告诉她,这是专门为准奶奶、准姥姥们开设的课程,名额特别抢手,一定要认真学,好科学抚养下一代。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曾做过的一项调研:94%以上的老年人在不同程度地养育孙辈。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中国的老龄社会有其特殊性,体现为“做家务、务农耕、养孙辈、勤学习、善创造”五个特点。

  老陈和黄燕是家庭养老中最理想的状态:目前为止,不但不给儿女添麻烦,还能为子女减轻负担。他们代表着正在从“养儿防老”向着“终生自立”方向转变的老年群体。

  退休金和独立住房


  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能“终生自立”,身体和精神状况、是否拥有房产、有无收入等因素让居家养老的老人们呈现出不一样的生活状态,其中,没有退休金和独立住房是很多选择家庭养老的老人的心病。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承担照料责任。但据卫健委关于老年人和成年子女是否愿意共同居住的调查显示:目前61.22%的老年人与老伴居住,20.41%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10.2%的老年人与父母同住。65.31%的老年人不愿意和子女居住, 愿意和子女居住的仅为34.69%.张苗(化名)把废纸箱送到了回收站,老板给了她63元钱。这是张苗的日常,每天她都会捡各种废品,每周两次用买菜的小车送到回收站换钱。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的张苗靠着卖废品每个月收入两三千元, “儿子儿媳吵过也闹过,但我不用总伸手跟孩子要钱。我不认识字,前两年还做了心脏搭桥,也干不了别的活。”

  张苗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除了自己的日常开销,多少还能攒点养老钱。

  从农村到城市跟女儿一起生活的刘磊夫妇不敢深想自己的老年生活。“没有退休金,年轻时靠种地也没攒下多少钱,虽然女儿女婿都很孝顺,不但没给过我们脸色看,而且还按月给我们钱用于家庭日常开销,但心里还是不踏实。”刘磊盼着女儿赶紧生个孙子让他们带,这样他们就不算在女儿家“白吃白喝白住”了。但刘磊很快又开始发愁:现在的房子是两居,他们老两口和女儿女婿各住一间,有了孙子就会面临住房问题。

  2009年以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逐渐在全国各地试点:新农保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结合的筹资模式,制度实施时,已经年满60周岁、并且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不用缴费,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是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杜庆华夫妇通过“新农保”每人每月可领取55元,每年将近1500元的养老金收入成了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再加上他扫大街一月700元的收入,老两口一年也能有万把块的养老钱。目前,杜庆华夫妇和儿子儿媳共同居住在为儿子结婚新盖的二层小楼里,“现在我和老伴生活都能自理,多少也能赚点钱,同住可以为儿子儿媳分担经济压力,但最近听说,明年我这个工作每人以一年为限,村民轮流上岗。” 杜庆华说,失去经济来源,他和老伴在家庭关系中就有些被动了。

  购买服务或成趋势


  下午四点半,和往常一样,陈娟的房门被敲响,是社区的小李来送晚饭了。退休后一直坚持跳广场舞的陈娟虽然已经76岁,但身体还很硬朗,她不愿和子女一起住,听说社区有给老人送餐、陪伴、收拾家务等服务后,就说服子女购买了送餐服务。“毕竟岁数大了,记忆力、反应力都下降了不少,子女不放心我自己做饭。”除了正常服务,陈娟所在的宁波白鹤街道还为辖区80周岁以上的空巢(独居)老人及60周岁以上低保、困难老人,提供餐费减半、送餐费全免的送餐服务。减半的餐费来源于宁波一家爱心企业在白鹤街道慈善分会设立的帮困基金,街道全额承担送餐费,由第三方提供服务。


  “住在我楼上的一对老夫妻都过80周岁了,他们每个月还可以享受由政府埋单的3小时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包括擦玻璃窗、清洁厨房等。”陈娟对于这种居家购买服务的养老方式颇为满意。

  83岁的王大爷因为脑中风而半失能,不能常在身边的女儿为他购买了社区养老驿站提供的上门居家康复服务,“每天500元(12小时)的看护费,有专业的医生和护士上门提供康复服务。我父亲这种情况,一是找不到愿意接收的养老院,二来我们也不放心。” 王大爷的女儿希望通过康复治疗帮助父亲恢复自理能力。

  购买服务正在成为家庭养老的新趋势。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90%以上的老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的重点不是医院、养老院或是“养老院+医院”,而是社区和家庭。医养结合的“医”不是医疗的医,而是全生命周期前段的健康管理、慢病预防和后端失能照护以及临终关怀。家庭养老,更重要的是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照料,针对这一部分,国家正在积极探索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抓手,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这将为社区养老驿站及其上下游带来商机,同时为老年照护专业人才、社区服务人员等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