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疫情后的行业变局

2020-3-23    作者:李濛    来源: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打乱了人们对春节的安排,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节奏,甚至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步调。政府严控疫情蔓延,几亿人居家隔离,让与人相关的传统行业,与个人消费高度关联、且对现金流重度依赖的行业遭遇致命打击。这次冲击的覆盖面之广前所未有,对农业、制造、影视、旅游、餐饮、物流、交通等三大产业的各个领域带来不同程度的重压。

  国外分析机构预计,如果此次疫情持续3个月,中国2020年的GDP将会下降1到2个百分点。但是这种言论存在偏激的看法。因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经济的韧性傲视诸国;由于持续多年的消费升级,中国市场的消纳力会在疫情之后出现报复性的反弹;由于政府已经采取措施抢救危机边缘的中小企业,失业率短期内也不会快速增高。更重要的是,当疫情对传统产业带来影响的时候,也给中国企业带来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给新兴产业带来蓬勃向上的机会。这些反思会催生行业的颠覆性改变,这些改变也可能造就未来十年的世界巨头。

  正在加速的产业替代
 
  黑天鹅事件往往是产业转型的加速器。17年前,非典发生的时候正值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石油、化工、制造等传统产业按照传统的路径快速增长。在非典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现实接触受限,线上购物和网上娱乐产业异军突起,刚刚走出泥潭的中国互联网产业获得生机,成就了BAT三大巨头,也为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埋下伏笔。非典后,人们对出行私有空间越来越强烈的追求也间接催生中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量双料冠军。17年后,中国经济通过供给侧结构改革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产业形态更加丰富,因此,新冠疫情对中国新兴产业的催育能力远超非典。

  在新冠疫情的威胁下,国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商业与交易对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依赖程度。

  中国企业不得不在市场虚拟化的状态下寻找发展机遇。在移动互联网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之上,在5G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下,一系列的产业转变正在快速发生。

  线上购物将进一步替代传统购物。虽然线上购物已经对传统的购买形式造成巨大冲击,每年“双十一”的销售额都在刷新历史新高,但在疫情之下,传统销售进一步受到限制,即便如西贝一样规模的企业,也面临着现金流断裂,走向破产的可能。与此相反的是,疫情期间,各个网购平台销量飙升。

  前两年一直不温不火的生鲜网购在疫情中茁壮成长。人们对线上购物的习惯与依赖度将得到进一步增强。O2O和新零售一直无法从概念真正转变为盈利性强的商业模式,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们走进现实的商场,直接体验场景和商品,从而产生购买的行为习惯很难被改变。疫情期间,人群聚集性活动被叫停,直播带货这种产生网络体验的销售行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制造线上销售场景的行为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用户流量,这将进一步推动生活消费的虚拟化和线上化。

  线上教育将进一步替代线下教育。疫情期间,大量学生不能返校上课,这让在线教育的火爆程度突然飙升。事实上,中国的在线教育是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产业,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元,仅英语在线教育一项就在菲律宾形成了新产业。依托互联网技术,线上教育的体验正在趋近线下教育。但是线上教育的企业盈利情况并不乐观,主要原因是解决不了越来越高的线上获客成本问题。疫情之下,几乎是免费的流量大量涌入线上教育平台,更多人在体验之后将逐步改变对线下教育的依赖。

  线上办公将逐步替代传统办公。线上办公的概念早已有之,诸如线上会议室、线上工作进度管理、线上工作效率监督的软件也早已有之,但是由于传统习惯和信任问题,线上办公仅在一些创新性的行业中使用。疫情之下,所有不能复工的企业不得不采用线上办公来弥补停工带来的损失。这将会加快办公方式转变的速度,也会加速传统企业与员工的雇佣关系转变为自由化的合伙制关系,而后者一直是马云等人预测的未来企业平台化的人员管理模式。

  新型运输将加快替代传统运输。物流运输行业是典型的人员密集行业,无人机送货、无人车送货一直以来也是各物流巨头彰显自身科技水平的噱头。由于受制于信号传输、智能算法、自动化分拣等多方面科技因素的制约,真正意义上的无人运输尚处于萌芽阶段。但是在疫情之下,使用无人运输车进行最后几公里的精准配送得到了市场空间。京东、顺丰等企业已经开始在武汉使用无人车为医院精准配送防疫物品,行驶在固定路线上的无人消毒车也已走上街头,这将进一步加快传统物流运输行业转型的进程。

  新型医疗加快替代传统医疗。受制于政策与习惯,互联网问诊、网络医药销售等新型医疗的发展空间一直不够大,此次疫情倒逼公共卫生领域响应机制、管理能力提升的同时,也给互联网医疗带来了机会。各大平台在线问诊频道人满为患,各大医院将疑似病例的胸片远距离传输至专家组进行确诊,几乎所有药店零售企业都获准开通了网上售药平台。公共卫生领域的互联化和数据化程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为未来新型医疗的加速应用奠定了基础。

  智慧城市加快替代传统城市。疫情之下,中国各大城市采取了极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但是仍然依靠大量工作人员进行居民信息管理、人员流动管理、社区集中管理等,城市的应急管理成本极其高昂。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将居民、往返人员、复工人员的流动与健康信息采集到云端,这将会带动疫情之后智能居民管理和智慧社区等领域的大发展。

  即将火爆的优势行业
 
  疫情对产业的催熟是一个相对长的过程,但是给相关行业带来的直接影响将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各地方政府基本上都出台了对餐饮、商超、农业、制造业的帮扶支持计划,在保险缴纳、税收、公积金缴纳等方面为企业下半年的发展减负,被疫情压制的旅游行业也有望在下半年实现报复性反弹。值得关注的是在疫情之前就开始萌芽,并被疫情带来的需求变化、习惯变化快速催熟的行业,他们才是在下半年抵消疫情影响的关键力量。

  自动化制造行业将快速暴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中国制造业正在逐步融入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技术趋势,但是其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依然不高,依然无法摆脱对人的高度依赖。虽然在大规模、标准化制造领域,诸如美的等企业已经实现了“黑灯工厂”,但是在定制化、离散型制造领域,对于人员经验的依赖程度依然很高。疫情会强化此类企业对于自动化、智能化制造的认识,并推动自动化制造行业发展的步伐。

  在线游戏和娱乐将再上新台阶。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基本已经完成了对个人消费领域的深度改造。最近几年来,在线游戏和娱乐一直处于引领状态,并在疫情中赚的盆满钵满。这些企业通过会员制、低价服务包等方式对疫情期间带来的免费流量进行了锁定。在产品与服务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这些流量将会转化在线游戏和娱乐行业下半年的增长力量。

  无人驾驶与运输行业可望突破瓶颈。制约无人驾驶的三个瓶颈分别是高速的信号传输、高效的智能算法、社会的接受程度。5G的普及将会解决信号传输的问题,类似于阿尔法狗的学习型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将会解决算法的问题,而疫情的影响将会加快社会对无人驾驶的接受程度。虽然大规模使用依然是一个遥遥无期的目标,但是城市内短距离无人驾驶运输的障碍已经变得很小,有望快速实现突破。

  在线教育的春天已经来到。目前,在学校教育方面,广东、江苏、河南等20多个省份已经启动了“在家上学”计划,有超1万所大中小学的700多万学生通过直播平台上课。在课外教育方面,新东方在7天内将所有老师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众多资本争相加大对线上教育的投资,其火热程度在未来几年内将不会衰减。

  线上企业服务行业正在崛起。除了对线上办公、线上会议等软件的需求,此次疫情让管理咨询、人员招聘、人员培训等企业服务也从线下走到了线上。这种消费行为的变化大大降低了企业服务行业的运营成本。从长期来看,企业对线上服务需求的增加可能造就新一批企业消费类移动互联网公司。

  个人防护用品一改颓势。虽然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在疫情期间炙手可热,但是疫情之前,这一直是个尴尬的行业,强大如3M的口罩业务也常年处于亏损状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病毒将会改变人们对个人日常防护的认识,如同日本人习惯外出时戴口罩一样,疫情之后,中国市场对口罩的需求将不仅仅局限在医院。

  中医药价值重估可能造成医药“国潮”。此次疫情的特效西药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武汉等城市中西药联合施治带来很好的治愈效果。国家也出台通知,发布有效药方,鼓励各级医院采用。这加速改变世界认为中药“无标准、无依据”的偏见,一些有名组方的中成药很可能变身“国潮”,像马应龙痔疮膏一样走红海外。

  黑天鹅落下的时候,往往让人猝不及防,但是当它起飞离开的时候,经济体的创新活力将历练成长。2004年,非典之后的中国经济在短暂下挫之后,重新步入高速增长状态。可预见的是,此次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也能依靠新行业、新产业的崛起,抹平疫情带来的短期不良影响,继续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正轨。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