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人才争夺,需处理好人才和人口的关系——访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

2019-2-22    作者:冯晓霞    来源:    

  本轮以“新一线城市”为主掀起的“人才争夺战”在推动人才合理流动、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人才均衡布局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这轮“人才争夺战”呈现出哪些特点?“新一线城市”如何留住人才?大幅降低引才门槛是否会加剧城市结构的不平衡和公共资源的“超载”?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就上述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光彩》:本轮“人才争夺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冯奎:“人才争夺战”是多种要素叠加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发展、新动能的转换使得劳动要素越来越重要,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得人口越来越短缺,区域竞争政策的调整使得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受重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使得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由此导致“人才争夺战”的爆发和升级。

  本轮以“新一线城市”为主掀起的“人才争夺战”打破了人才“唯北上广深不能去”的传统观念,它既有力助推了全国新一轮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将积极推动我国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抢人”对于城市来说,就是抢发展机遇,也是抢城市发展的未来。

  城市引才引智,反映了中国城市在迎接两个重大发展阶段。一个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另一个是城市转型发展阶段。以往,城市拼抢的是固定资产投资,依靠投资拉动城市经济。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创新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所以,这些城市开始抢人才,开始抢人才身上蕴含的创新性活力。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城市走的是扩张式发展的道路,建设用地面积持续扩张,形成了很多开发区、产业园,城镇化的速度超过人口增加的速度。近年来,人口加速向城市群、都市圈转移,向更有活力的大城市转移,其他大城市和许多中小城市面临人口增速下降或者人口净流出的问题。

  《光彩》:本轮“人才争夺战”呈现出哪些特点?

  冯奎:各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由来已久,并呈现出金字塔结构:塔尖主要是对领军人才的争夺,塔身是对紧缺人才的争夺,而塔基则是对青年人才的争夺。以往的争夺主要集中在塔尖,而本轮人才争夺已表现出从塔尖向塔基扩展的趋势,而争取青年劳动力净流入,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新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在人才争夺战中利益博弈的焦点。

  从城市定位来看,当前“抢人才”的城市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线城市,比如北京与上海,重点瞄准高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以户籍限制一般性人才进入;第二类是新一线城市,如杭州、南京、武汉等,同时瞄准高端人才和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一般性人才,既追求人才的质量,也追求人才数量;第三类是区域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吸引的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和技工人才,通过落户和提供补贴,吸引足够数量的一般性人才和就业人口。

  2015年前,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的利益博弈的焦点都在于争夺中高端的人才;而2015年以来,新一线城市将争夺人才的利益博弈焦点投向争夺劳动力,且均将目光放在应届大学生身上。在这一轮争夺中,率先出击的武汉、西安都是利用自身的高校资源优势,将争夺对象投向了大学生群体,随后跟进的城市则一步步降低落户门槛,从“有门槛”过渡到“零门槛”,从毕业生拓展到在校生,目标人才群体迅速扩大。

  未来,“人才争夺战”有可能会演变为“人口争夺战”。由于城市的多层次性,人才竞争也存在梯级效应,当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放低人才标准和落户门槛时,三、四线城市将不得不跟进,调整其人才政策,但由于竞争力不够,它们只有进一步向塔基拓展人才目标群体。当人才目标群体进一步向塔基拓展时,人才标准势必降低,最终可能演变为一场实质上的“人口争夺战”。

  《光彩》:您如何看待“新一线城市”(如郑州、西安、成都、杭州、武汉等)的崛起?

  冯奎:武汉、西安、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借助本轮“人才争夺战”实现弯道超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这些城市经济水平和科技力量等硬实力迅速增强;GDP数据显示,继天津、重庆、苏州后,自2014年开始,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长沙、无锡七个城市经济总量也相继进入“万亿俱乐部”,且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这些城市的综合实力也在不断攀升:杭州近十年GDP实际增速均超过全国与上海,除浙江的民营企业支撑外,杭州依托包括阿里巴巴和网易在内的优势产业焕发了“新一线”城市的活力;武汉自2014年GDP迈入“万亿俱乐部”后,逐步发挥中部核心、交通枢纽、科教重镇等方面的潜力,成为201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唯一位列榜单前十的中西部城市。

  《2017年二季度人岗争夺战及职场流动力大数据报告》显示,杭州人才净流入率最高,达到11.21%.此外,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郑州、青岛、西安等城市均成为2017年“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确定的国家中心城市。这些都为打赢“人才争夺战”带来了“底气”。

  其次,随着京沪等一线城市因治理“大城市病”,对落户指标实施“总量封顶”,让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难以落户安家,这为新一线城市的引进优质人才提供了契机。另外,多数新一线、二线城市在依靠物质投入和劳动力人口红利带来的要素驱动型增长优势消失后,迫切需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提升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以科技为支撑,以“大物移云”等新兴技术为手段,这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为了吸引人才,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引才”优惠政策。比如,武汉提出大学生凭毕业证就可落户、购房租房“打八折”、划定最低年薪指导标准;西安提出高校毕业生凭身份证以及毕业证即可完成在线落户;南京对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落户、外籍人才申请永久居留证、高层次人才购买商品住房、大学毕业生租房和首次创业等给予特殊政策优惠等等。这些城市也迅速抓住机会争夺优质人才,发挥城市更大的增值潜力和空间,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新一线、二线城市生活成本相对低廉,通过提供优质的“双创”服务、打造城市文化名片等软环境的日趋完善,为人才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可能。以西安为例,城市形象被贴上了时尚、现代、科技的标签,并打造了公共服务的升级版: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社保卡全国通用;市内高校林立,为进入“双创”时代奠定了基础;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成为最具人口吸引力的省会城市。2018年,西安“新名片”更是亮点频闪:西咸新区由西安代管,作为全球硬科技之都,被列为国家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核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目前正在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生活圈和文化圈。

  《光彩》:如何在这轮“人才争夺战”中引入人才,并留住人才?

  冯奎:在经济信息化、智能化浪潮中,“一抢定终身”已经成为历史。流动的人才遇上了流动的产业,流动的产业又遇上了流动的技术,从而形成了流动的现代性社会。所以人才争夺不应只包括引才,还应包括育才、用才和留才,四者缺一不可。城市要结合各自定位和产业发展需要,突出自身优势,制定吸引人才的差异化战略。

  在留住人才方面,要全面深入考虑人才关心什么、重视什么以及担心什么。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扶持产业发展,为人才收入提升提供长远保障。从一线城市的实践来看,人才流入既依赖于产业的集聚,同时也促进了产业的集聚。

  当前,所有城市要思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面前,一个城市产业在哪里,机遇在哪里?找到了新科技、新产业,城市才能有话语权。

  第二,对于很多“抢人才”的城市而言,生活条件成了其吸引人才的“引力”。政府可以通过补偿机制,给予人才补助,或者通过对人才的集中安置,提升安置地的生活条件来增强对人才的“引力”,留住人才。

  第三,良好的培训机会是人才激励的重要因素,城市政府可以定期组织人才培训,或者以补贴形式促进人才积极参加培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是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人才子女提供良好的受教育机会,能够极大提升城市政府吸引人才的“引力”。城市政府可以为引入的人才给予相对优惠的子女入学政策,或者学区房购置补贴。

  第四,一线城市社会环境要优于其他城市,为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引力”,“抢人才”的城市政府应该积极向一线城市学习,努力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让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成为城市的主旋律。

  《光彩》:当前人才争夺还存在哪些误区?

  冯奎:各地对人才的争夺只是一种过渡现象,从人口与人才这一角度来看,政府职能转变仍未到位,城市的治理体系正在形成过程中。

  由于一些城市缺乏人才引进与培育的战略规划,属于跟风抢人,导致各地因“人才之争”引发了一些混乱迹象。其中,有两点值得格外关注:一是能不能处理好人才与人口的关系。各地“抢人”多数集中在“高大上”的各类顶尖人才,但城镇化推进的政策要求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力度,加大市民化的推进力度,不能只把注意力集中到少数人才上,把更实质性的城镇化任务忽略了,不能给城市间人口流动制造更多的障碍。

  二是能不能处理好新市民和老市民的关系。抢来的是增量,但是存量人才,也就是已有人才与人口,他们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面对一些具体问题,新老市民可能会有矛盾,怎么解决?特别要警惕的是有的城市“抢人”,实质上是想达到房产去库存的目的。

  未来,各地的人才争夺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随后进入各个城市常态化地进行人才、人口争夺的阶段。因此,“无底线”的人才吸引政策肯定不可取。地方在制定人才政策时,应考虑人才引进政策的程序是否合规、相关福利是否兼顾了新老市民的公平、人才引进的条件能否兑现、人才战略能否密切结合地方发展实际等问题。

  从长远考虑,各个城市还需建立科学的人才、人口规划,要靠发展的潜力、活力、实力来吸引人才与人口。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也是每个城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重新确立城市发展模式的过程。应警惕有些地方只追求冲动效应,只注重政策的短期效果,这将使这些城市未来的发展受损。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