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 > 家族企业
+

周海江:从创业到接班

2017-7-25    作者:石海娥    来源:    

周海江:从创业到接班
 
 
  大学毕业跳出农门,本可以抱着“金饭碗”轻松安逸度过一生的他却出乎所有人意外之外重回农门;回归家乡,从最基层做起,他和父亲一起将红豆事业推上快车道;在红豆事业蒸蒸日上之际,原本可以稳坐总经理职位的他却惊闻父亲“百万年薪聘职业经理人”的决定;一年半之后,再次与集团总经理位置擦肩而过的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扛着压力继续磨炼自身,终于在2004年出任了集团总裁的职位……从“创业者”到“接班人”,原该顺理成章却一波三折的接班道路于他就是最好的传承经验,他,就是红豆集团现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EO)周海江。
 
  和父亲一起创业
 
  1982年,红豆还只是一家濒临倒闭的乡镇针织厂,1984年才更名为红豆,当时的掌门人是周海江的父亲周耀庭。因为经济原因,周家的三个子女中,只有周海江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继续攻读大学的机会,并由此跳出农门,成为了手捧“金饭碗”的高校教师,这在当时可谓光耀门楣、风光无限。彼时,在周耀庭的努力下,红豆也逐渐步入正轨。随着企业的发展,人才短缺的瓶颈越发凸显,红豆急需引进一些大学生。当时,民营经济并不发达,苏南乡镇企业没有大学生的分配指标,根本招不到人才。怎么办?经过反复考量,周耀庭向儿子提出放弃公职回乡一起创业的期望。
 
  1987年底,已经跳出农门的周海江毅然放弃“金饭碗”,加入红豆。
 
  “在深圳读大学时,我就看到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感觉民营经济是未来的趋势,很想加入这股大潮。
 
  当时,红豆正需要大学生,父亲也欢迎我回来。“对于自己辞去公职重回农村一事,周海江这样解释。进入红豆的周海江从基层做起,一手一脚地帮助父亲打拼事业。
 
  “ 1 9 8 8 年1 月, 我正式进入红豆,第一份工作是销售。”那时候,纺织品实行计划配给制,全国每个地区都有国营的纺织品销售站,他们通常只去固定的工厂采购,周海江的工作主要就是说服他们买红豆的产品。
 
  万事开头难,从象牙塔出来就去了高校任教的周海江已经习惯了受人尊敬的感觉,所以既没经验又多少有点放不下身价的他第一次跟着业务员上门找客户时,连门都没进去就被客户轰了出来。
 
  这种事情经历多了,周海江在变得坚强的同时也摸索出了一些做销售的技巧,逐渐进入状态。因为经历过和父亲一起创业的艰辛,周海江多了一层创业者的身份,这段经历也让周海江在之后的接班过程中显得异常沉稳和抗压,和其他含着金汤匙出生,或者是成年之前父辈就已经打拼了足够规模事业的二代接班人相比,“创业者+接班人”这个身份对周海江来说更为准确。
 
  父亲的三瓢“凉水”
 
  周海江的回归让红豆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首先是人才的引进,在周海江的带动下,他的一些同学被吸引了过来,同学的同学也进来了。大学生的不断涌入,给当时不到200人、年销售收入只有500万元的红豆注入了新活力,红豆开始进入现代化管理时代,周海江也成了成衣二车间主任。
 
  在管理车间的过程中,周海江很快发现了诸多管理漏洞,他重新制定了车间制度,1992年又向厂部提出“创名牌”的建议,并在中央电视台投资160万元做广告,这在当时还没有品牌观念的中国无异于一个大新闻,尤其是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穿着红豆“护士衫”走进演播厅时,红豆品牌一下子深入了人心,这一产品也开始畅销大江南北。当时的产品还有珍珠衫、雪花衫,由于款式新颖,还出现了客户排队等货的盛况。
 
  “这可以说是红豆赢得的第一桶金,也是打造品牌的神来一笔。”周海江说,在继续探索和实施品牌创新的过程中,红豆集团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从全棉针织免烫T恤到牛奶丝T恤,再到碳纤维健康热能服等。
 
  此后,在周海江的推动下,红豆又开启了多元化发展思路,跨界发展摩托车、橡胶轮胎制造业等。8年时间里,周海江得到了周耀庭和集团的一致认可,由他担任集团总经理似乎也是水到渠成的事,红豆的传承大业似乎就要正式拉开帷幕。
 
  但就在1995年的一天,这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转折:周耀庭突然宣布要花百万年薪在社会上招聘总经理,当时中央领导即将在上海和民营企业家座谈,江苏省相关部门刚刚把周海江的名字报上去,职务是总经理……在这当口,周耀庭不声不响地给周海江泼了一瓢“凉水”。
 
  周海江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也感到了重重的压力。他决定前往美国马里兰大学留学,这一去便是一年半。一年半之后,红豆首位职业经理人合约到期,周海江也学成回国,这一次,总经理的位置似乎要轮到周海江了,但周耀庭又一次任命了公司里另一位管理者担任总经理,事业传承的接力棒又一次旁落他人。
 
  又一瓢来自父亲的“凉水”让年轻气盛的周海江憋足了劲儿,要用事实向父亲证明自己的能力。“当时,我负责集团的机车业务,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除了经营好业务,还将在美国学习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红豆的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公司管理,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
 
  几年后,周海江把赤兔马(红豆集团下属摩托车品牌)打理成为红豆集团最好的公司,这条路周海江走得虽然艰辛,却让他收获了更多人气和经验,2001年,在周海江的主持下,“红豆股份”成功上市,周海江也变得更加成熟和内敛,很多人都说,这一次,红豆集团总经理的职位非周海江莫属。
 
  但周耀庭却又一次考验了周海江:2000年的一天,周耀庭宣布集团总裁的职位由原来的任命式改为海选。消息一出,摸不清红豆传承路数的人们开始质疑,周耀庭是不是不信任周海江?海选模式下,周海江能行吗?但此时的周海江早去褪去青涩,面对质疑和父亲泼来的第三瓢“凉水”,他表现得极为淡定,“不管父亲对我的看法如何,只要我自己能力强,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稳接传承接力棒
 
  红豆集团的总裁海选在2004年9月15日正式拉开帷幕,经过三轮不记名投票,50名股东除一人因故缺席,49票全部投给了周海江,靠着自己的能力,周海江稳稳地接住了红豆的接力棒。自此,海选也成为红豆集团选拔人才的固定方式,凡是管理岗位出现空缺、或者管理岗位没有完成目标的,都要重新竞争上岗,每个员工都有选择和被选择的机会。
 
  周海江作为接班人上任后,红豆集团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在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红豆进行了从集体制到股份制的产权改革,逐步形成了“边界清晰的多元产权制度,制衡合理的法人治理制度,体系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实现了由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到民营股份合作制企业,到上市公司,再到集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生物医药、地产四大产业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的不断升级。
 
  “人才永远是红豆最核心的竞争力。”周海江说,红豆很早就开始倡导制度选人、竞争上岗、机会平等的用人制度。这种制度的核心在于人人有上升通道,推行该制度以来,在红豆,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推出竞争上岗的职位。岗位从科长、车间主任、销售经理到厂长、公司总经理等,参加竞争者可以来自集团内部的任何一个岗位,所有员工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上升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可以说,红豆这种制度选人、竞争上岗而不是伯乐相马的用人机制不但是红豆稳步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接班人得以顺利传承、权力成功交接的关键所在。
 
  从1988年进入红豆,周海江便以“创业者”的身份从最基层干起,办公室秘书、车间主任、计划科长、副厂长、厂长、副总经理,最后到总裁,他所担任的这些职位都是自己一步一步努力干出来的。“如果下属子公司厂长、经理的职位是通过关系得来的,企业还是传统企业。只有企业的关键岗位、高级职位都只能通过制度、通过竞争取得,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周海江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接班人,周海江给红豆带来了更高的知名度。2005年2月7日,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封面刊登了时年39岁的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的照片,周海江成为50多年来国内服装界企业家登上该杂志封面的第一人。而他接任集团总裁以来,集团营收由2003年的60亿元上涨到2015年的503亿元,企业规模增长了近9倍,使集团位列中国民企500强第64位;他积极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受到中组部肯定并发文向全国推广,红豆集团主导开发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成为“一带一路”样板……
 
  2017年,红豆又迎来了一个新纪元。1月9日,在红豆集团召开的董事局会议上,周耀庭因年龄原因辞去集团董事局主席职务,董事局联席主席、总裁周海江接任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CEO,这位兼具“创业者”
 
  和“接班人”双重身份的企二代说:“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富二代’,红豆集团事业的发展是不断传承接力的结果,此次集团领导层的新老交替已经进一步完成,集团治理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集团管理层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强化。集团通过制度选人的机制产生了新一届总裁,相当于国外的首席运营官(COO),这跟国际大公司的运行机制是接轨的,有利于红豆集团发展得更强更好。”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