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 专栏
+

五万亿,你分到一杯羹吗?

2016-3-30    作者:李濛    来源:    

  2月1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截至2015年底,国家在11类重大工程包上已累计完成投资5万亿元。这着实让人感到惊讶,仅从数字上看,这些投资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当年的4万亿,但是为何在GDP的贡献上作用平平?这5万亿的投资为什么没有产生足够的拉动作用?

  遥想当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面世,在三年时间内将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提升了20.19%,让实体经济一片欢腾。但2015年投入5万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却只有10%左右,这是因为此轮投资的方向、目的、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很多与此相关的中国企业,其能力并不适应这种变化。

  4万亿投资计划的核心发力点是铁路、公路、基础设施,企业提供产能、人力等要素,政府就会全额埋单,这是一种简单的单核驱动方式。其目的是快速提振经济,抵御徘徊在国门之外的经济危机。刺激之下,企业不分良莠都能获得成长机会,同时也为当前的产能过剩埋下伏笔。但去年5万亿投资的目的是调结构、稳增长、促民生,投资方向是民生工程、新兴产业、消费工程、制造业升级改造工程和“铁公基”。政府不再全盘埋单,而是吸引社会资本加入投资阵营,企业则需要提供领先技术、资源整合能力、系统方案等要素。这是一种倒逼企业升级的系统刺激策略,只有实力强的企业才能从中获得利益。一个较为明显的例子是:2015年,当中国的大型装备制造业纷纷下滑,日子清苦时,GE、西门子、卡特彼勒等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竟然保持了增长。

  不是没有机会,而是能力不行,这应该引起国内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企业的高度重视。

  中国制造大多起于引进、消化、吸收,然后凭借过硬的性价比和及时的服务在国内市场上抗衡外资企业,长期以来,在技术升级方面投入甚少,在质量和性能方面的提升甚慢。如今,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下,中国制造正在丧失性价比优势。曾有一位朋友所在的企业是西门子的竞争对手,原来西门子产品价格是他们的3倍,现在却比他们便宜。

  多年来,中国经济高达两位数增长的趋势释放出巨大的产品需求,但这也让很多中国企业形成了“耕一亩地要一头牛,耕十亩地要十头牛”的思维方式,不断扩张产能。如今,产能全面过剩,而单一产品已不能完全解决客户面临的问题了。未来十年,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方案,真正形成这种方案需要产品能力、技术能力、系统服务能力,甚至还需要金融整合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很显然,中国大多数企业据此要求相差很远。此轮经济调整的目的就是要走出“野蛮生长”的老路,走向“有质量的生长”和“理智生长”的新路径,在这个过程中,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中国企业需要转变产品思维,变身资源整合者。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的企业必须学会跨界思维,仔细梳理自身流程中与政府投资导向相吻合的节点,形成新的核心竞争能力。

  前两天在朋友圈中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在2011年到2015年期间,每年伊始都会有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和企业领袖发出“今年将会是中国经济最艰难的一年,你是否准备好度过严冬?”之类的预警。朋友的评论是“没有最坏,只有更坏”,这折射出目前社会大众对经济发展的悲观心态。其实没有坏的经济,只有不适应时代的企业,与其抱怨环境,倒不如多从自身找找原因。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京ICP备05041205号-1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