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封面故事

“一人食”餐厅:孤独可以被尊重被治愈

作者:臧梦璐     
内容摘要:独食文化在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良弥”经营团队表示,“日本是抓住孤独,消费孤独,而我们,想为孤独做一些改变。”
  “以前我觉得一个人吃火锅是独孤,现在我觉得一个人吃火锅是自在。” “良弥”独食火锅创始人刘国强说道。

  给孤独一个容身之处
 
  曾经,对于刘国强来说,一个人吃饭是一件孤独又尴尬的事情。

  对于外出觅食的人群,如果以是否结伴来区分的话,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喜欢独来独往;第二种是喜欢结伴而行;第三种则是又能合群又能独往。刘国强说,他属于第二种,一个人的时候宁愿宅在家不出门,吃饭要和别人一起,一个人绝不去电影院,总之,做什么事都想有人陪着才好。

  说到火锅,他脑海中便是一家人或三五好友围坐一桌,边吃边聊的热闹场景。“火锅是我的最爱,但是对我来说,一个人去吃火锅不仅不符合我的人设,而且在周遭热闹环境的衬托下,我更加觉得孤单尴尬。”提及一些门店特意为独身顾客提供的关怀服务,比如,在座位对面放一个娃娃,刘国强说,这样做反而会加重他的不自在,仿佛他一下子成了全店焦点。

  如何才能在没有结伴的情况下安心地吃一顿火锅呢?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国强想到了日本独食文化的代表——一籣拉面的经营模式,“将日本的特色拉面换成中国特色的火锅,也不失为一种创新。”

  于是,“良弥”独食火锅便开始出现在杭州街头。同样是日式风格的原木色调,配上暖黄的灯光及锅边腾起的烟雾,仿佛置身于电影中的那个深夜食堂。在一排长桌上,笔直坚硬的木板将用餐空间分隔,每个位置看似彼此相连却又互相独立。在一个个间隔开的小空间里,可以安静地享受眼前的美食,没有来自周围人的各样目光,也没有独自就餐的尴尬。

  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服务员的打扰,只有几句温暖的提示:“包包挂在这里才能吃的轻松”,原来,桌子的挡板上有个挂钩:“出门在外,也得好好追剧哟”,手边贴心地放置着一个手机支架;需要暂时离席,翻开写着“我没吃好”的小木板,不用担心食物被撤走;低头看向桌面,碗筷下面白色的餐纸上写着“孤独啊,是最大的优越感”……这里仿佛是独身者的专属领地,每一处细节,都给予他们舒适和温暖。

  吃的是一份自在
 
  如果说,刘国强开店的初衷是为了一个人也可以随性吃火锅,但开店大半年后,他开始有了新的领悟,那就是“自在”。

  说起“自在”,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随自己喜好来,不用考虑他人。但是在刘国强看来,这份“自在”是心理上的自在,享受一个人的自在。

  “开店后我在这里看到了千百种不同的孤独和相同的本质。比如带个小蛋糕来祝自己生日快乐的男人;比如中秋节一个人安静吃火锅的老人;比如带着电脑来边工作边就餐的年轻人;比如一边哭一边拼命吃东西的中年女人。”不过,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很平常的人。“有个年轻女生,差不多每两周就来一次,从不和任何人说话,也从不留言,每次都是熟稔地点完单就开始看剧,安安静静,面无表情,很认真地吃也很认真地刷剧,好像周围的人都和她无关,吃完就默默离开,存在感极低。相比前面那些大悲大痛的人,她的孤独看起来很淡,仔细琢磨,却又浓得化不开。”刘国强说。

  据刘国强介绍,来店里吃饭的人90%是和这个女生一样,很平凡,安静地来,安静地吃,安静地离开,礼貌却克制。“我不知道他们是真的喜欢孤独,还是没人陪,或是只想一个人享受美食,亦或是曲高和寡,但他们都是一个人。”

  刘国强慢慢地意识到“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这句话,“不管你喜不喜欢,没有人可以时刻陪伴你,没有人和你是频率完美契合,这一生你总要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上路,孤独才是生活的常态,学会接受孤独、习惯孤独才能看见最真实的自己。”就像来独食火锅店里的大多数人一样,进来之前他们可能是外面热闹世界里活跃的积极分子,进来之后,他们可以卸下面具,放松心情,自在地吃火锅,真实地面对自己。这也许就是刘国强附加给独食火锅的文化内涵。

  经营独食火锅店一年多之后,刘国强慢慢地从开篇说的第二种人变成第三种人,他开始学会和自己独处,不再过分依赖他人,不过分迎合朋友,不过分关注自身,在精神与情感上自己自足,更加“自在”。

  孤独之外的选项
 
  不难发现,国内“一人食”餐饮模式基本是仿照日本建立起来的。最初的“一人食”餐厅均为日式装修,菜品也以日式料理为主。随后才出现了融入中国地方特色食物及口味的“一人食”餐厅。

  在日本,《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等影视剧都在宣传他们特有的独食文化。

  越来越多的日本人选择“一人食”。究其原因,要从20世纪90年代说起,那时,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出现经济大萧退,国民组建家庭的意愿越来越低,生育率也持续低迷;单身化和独居生活使得日本人越来越愿意在外面吃饭。有需求就有市场,越来越多的饭馆不仅提供种类丰富的“一人定食”,还在装修设计上下了不少工夫,细心考虑到了用餐者的感受。

  虽然日本人选择“一人食”的理由各种各样,但是他们似乎都很享受。有的日本人表示,他们经常工作到很晚,下班后只想冲进饭馆填饱肚子后回家睡觉;也有人表示,本来约了几个朋友吃饭,但因为临时有事,等赶到饭馆后朋友已经散了,但是仍旧对想吃的食物念念不忘,于是索性独自吃喝起来;还有的人表示,和朋友一起吃饭就意味着需要“社交”,不仅需要找话题聊,有时候还被迫要当朋友的情绪垃圾桶,而自己吃饭,不仅可以避免尬聊的发生,还能一心一意享受美食。

  说到“一心一意享受美食”,日本的“一蘭拉面”

  就把“一人食”做到了极致。除了以味道取胜,它的理念也相当具有前瞻性。店家相信独自进食能帮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消除了有同伴一起进食的社交需求,更有助于克服独自进食带来的耻辱感。1993年起,“一蘭”

  就开始采用独立的座位空间设计。像网吧一样,长长的餐桌上都竖起了木板,每个隔板之间只能容纳一人就餐,这很好地传达了“一蘭”的理念:客人只需要关注面前的食物,而不会有孤独或者不自在的感觉。

  在中国,随着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增快,个体慢慢地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单位,社会也越来越认可并尊重这种生活方式。于是,经典的日式店面设计和服务方式开始被借鉴。“良弥”在店面设计上就有着日式风格的影子。

  最初,“良弥”复制了“一蘭”的经营理念,聚焦于让就餐者享受孤独。在一人一隔间设计的基础上,还加入了一些人性化的小服务。例如,在墙上挂一个帆布收纳袋,里面放入围裙、皮筋、去味剂等便于顾客自取的小物品。

  但是经营一段时间之后,“良弥”团队通过后台数据反馈发现,其实一个人到店消费的顾客并不多,反而是结伴到店的顾客多一些。

  “大家可能觉得这个模式比较好玩,独立的座位,私密又安心。”“良弥”新媒体负责人何洁说。

  随后,“良弥”团队将中国用户心理和日本文化进行了比对分析,他们发现,中国的独食市场和日本的独食市场是有所不同的。

  日本人之间礼貌却彼此克制,在不给别人添麻烦的同时,也缩减了自己和别人建立联系的“人情往来”,日本人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们非常享受孤独。

  而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喜欢热闹的国家,传统的儒家文化使得中国人非常重视人伦之情,无论是从北方的四合院到南方的土楼这样的多家庭居住的环境,还是“远亲不如近邻”这样的人情往来,都显示出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相处关系。

  “我们在运营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在国内的文化环境下,完全复制日本单身经济衍生出的餐饮模式可能走不通”,何洁说,“也许会有一部分顾客是真的冲着孤独来的,但是这部分人群太过于小众,只能算作是一种情怀,但是做餐饮,只靠卖情怀很难长久经营下去。”

  “我们在想,能不能用‘良弥’这样一个平台,将这群人联动起来,探索出‘单身+社交’的独食模式”。

  为此,“良弥”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良,一是在每个餐位处放置一本留言册,给就餐顾客建立联系的机会;二是将原本的木质隔断改成一扇可以移动的帘子。

  “日本一人食餐厅是抓住孤独,消费孤独,而我们,想为孤独做一些改变。”“良弥”给了顾客更多选择的机会,在这里,孤独只是选项之一,如果喜欢孤独,在隔断里安安静静吃饭后离开;如果想来点社交,可以在留言册找到知己;如果有勇气,还可以拉开对面的帘子,经历一次不错的邂逅。

标签:2020年第2期 
杂志简介 - 组织机构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010-8226201682262069 京ICP备05041205号-1